萬惡之邪百病侵,有無濕氣看這5個地方就知道
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它是萬惡之邪。
濕氣重的5個表現
1、關節病變
如果濕氣侵襲身體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那麼在濕氣進一步侵襲之下就會出現關節病變,因為這種情況下氣血會受到影響,還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的癥狀,即便是簡單的關節屈伸也非常不方便。
2、消化問題
濕氣很容易侵襲到脾臟健康,患者會出現胸悶腹脹的癥狀,食慾也會受到影響,會明顯感覺到沒有食慾飯量下降,如果脾虛的話還會經常伴隨著口黏乏味的癥狀,經常性口渴卻不想喝水。
3、大腦昏沉
當濕氣入侵身體的時候,頭部是最先被侵襲的一個部位,首先會表現出頭昏腦脹的現象,感覺像是在頭上裹著一塊布。此外,身體也感覺到特別累,四肢非常沉重不想活動,全身感覺到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哪裡不舒服,像是身體上有一個重物。而且身體開始怕寒,一點點風就容易感冒流鼻涕。
4、看大便
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3)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5、舌苔厚膩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怎樣去除體內濕氣?
1、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2、早上吃三片姜
3、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4、改變環境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阿芮爾·溫特減肥成功,腿上長筒靴都裝不滿,長發飄飄美到認不出
※郭晶晶兒子近照:穿衣樸素隨母親,每個月零花錢6萬
TAG:淑女薔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