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賣地原因:孤獨老人為自己準備後事,賣掉土地備辦棺木

賣地原因:孤獨老人為自己準備後事,賣掉土地備辦棺木

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

清朝留存下來的一份土地契約比較特殊,其賣地原因非常罕見。

光緒4年(1878)六月二十五日,劉鳳春的賣地契約中寫道:

「情因無子侍奉,備辦棺木,無從出辦,請憑胞侄(劉)成貴、侄孫(劉)文明、(劉)文星等,是以叔侄商議,願將己名下分受祖業大堰、蘿蔔堰、小堰,系官堰灌溉水田一段,大小四塊……約計四畝零……自行請中說合,先盡房族,無人承買,甘願賣與二聖會首士值年名下張孝善、許錫三等承買,以作焚獻。一捆作時值價銀一百八十兩零四錢。」

上一期我們講到,中國人尤其是客家人對喪事非常重視,這裡面不僅包含喪葬文化,也有死亡文化。通俗地講,就是「視死如生」的坦然人生態度和風光大葬的儀禮追求。

資料圖

孤老賣地,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從這份契約中,我們可以得知,劉鳳春應該是一個孤寡老人,沒有妻子(或許妻子早逝或許未娶妻),也沒有兒女,只有幾個算是比較親近的有血緣關係的侄子、侄孫。

劉鳳春在風燭殘年之際,想為自己置辦一副棺木,以便死後身體能有一個歸所。

所以,他委託親侄子劉成貴和兩個侄孫,把自己的4畝水田出售,賣了180.4兩銀子,一方面用來備辦棺木,另一方面維持時日不多的殘生。

對於一個即將行木的老人來說,這樣安排後事,或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如果劉鳳春不賣地,他會面臨怎樣的情況呢?

劉鳳春年老體弱,為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吃力地耕種那4畝水田。即使他已經無力耕種,從種植到收穫都請人幫忙,那也是要花費一筆錢財的。這筆錢財,與收穫的穀物相衝抵,能留給他的還有多少?

置辦棺木,要買木材,要木匠來做,也需要花費一大筆錢,劉鳳春一個孤寡老人,從哪裡去籌措這樣一筆不菲的錢?「備辦棺木,無從出辦」,已經將他的凄苦境遇表露無遺了。

另外,劉鳳春一旦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吃飯需要人幫忙,買葯熬藥需要人跑腿,排泄屎尿需要人服侍,死後更是需要人把他抬去安葬,還要做道場,誰來張羅這一切?

他面臨的現狀是「無子侍奉」,即使是有子女,如果卧床時間長了,中國有句老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子女都要不耐煩,更何況是請人照顧。

如果他卧床時間較長,雖然有侄子、侄孫,但他們也不可能長期義務照顧,比較他們還有一大家人,還要考慮生計。

所以,劉鳳春把地一賣,既解決了置辦棺木的資金難題,又能剩餘一些錢財留作後用,如花錢請人照顧,死後用於做道場。如還有剩餘,留給侄子、侄孫,也不枉親人一場。

活得有骨氣,死得有尊嚴。對劉鳳春來說,賣地是最好的選擇。

從容,恬淡,寧靜,是對「死」的態度

在很多人看來,「死」是很忌諱的事情。在以前的農村,小孩子要是嘴裡蹦出「死」字,輕則被大人呵斥,重則屁股吃「竹筍燒肉」。

在農村待過,如今有一定年齡的人應該印象深刻:很多有老人的家庭中,某一間偏僻的房屋中,會有一副或兩副棺木,感覺陰森森的,有些瘮人。

其實,即使是現在,在一些較為偏僻的農村中,也有這種情況存在。尤其是在土葬風氣濃厚的鄉村,如果家有老人,基本上都會備辦有棺木。不僅備辦棺木,還會備辦壽衣之類的物品。

對這些老人來說,人上了一定歲數,對生死的認識也進入了新的境界。從容,恬淡,寧靜,是對「死」的態度。

人固有一死,這連古代的皇帝都很清楚,都不學秦始皇去追求長生不老了。翻閱史書就會發現,歷史上,幾乎每個皇帝登基後,著手為自己修建皇陵是必做的大事之一。

上行下效,從皇帝到王公貴族再到平民百姓,都本著「視死如生」的人生態度,熱衷於自己的後事。

明朝首任蜀王朱椿,到成都就藩後,在城北鳳凰山為自己修建了王陵。他沒想到的是,他的繼承人、世子朱悅燫竟然死在他的前面。

21歲的朱悅燫當然沒資格提前為自己修建王陵,愛子情切的朱椿,經請示永樂帝朱棣後,把自己的王陵讓給了兒子,此所謂「子葬父墓」。這就是朱悅燫墓的規制高於眾多蜀王和郡王的原因。

而在民間,老人們提前為自己備辦棺木等,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民間把棺木叫做壽材,其意味讓人深思。

【下期看點】

請看「塵封的鄉檔(78)」。

特別鳴謝:成都市龍泉驛區檔案局(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裝了防臭地漏,衛生間為什麼還是臭?
把「直播」元素搬上戲曲舞台 潘乃奇讓傳統川劇演出現代范兒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