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警告!現在地球遭受撞擊比恐龍在地球上遊盪時更常見
自從恐龍時代以來,小行星對地球的影響急劇上升,因為科學家們預測未來會有一個註定的結果。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墨西哥,這標誌著恐龍時代的終結。雖然這一時刻被認為是地球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但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現在更容易受到小行星撞擊。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兩億五千萬年間,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的幾率穩步上升。
研究表明,這可能是3億年前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大碰撞造成的。
結果,太空岩石被炸到太陽系,被我們銀河系附近的行星和太陽的引力推來推去。
一次撞擊會在小行星帶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碎片和更多的太空岩石撞擊地球。
該研究的合著者、南安普敦大學地球科學副教授托馬斯·格農博士說:「可以說這是恐龍命運的一天——由於大量太空巨石與地球相撞,恐龍的滅絕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地球上的碰撞現在比恐龍漫步時更常見。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麗貝卡·甘特博士說:「地球上年齡在2.9億年以上、年齡在6.5億年以下的大型隕石坑相對稀少,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失去了這些隕石坑,而是因為當時的撞擊率比現在低。」
這一發現還可能對地球上的生命史產生影響,地球上的生命史被物種滅絕事件和新物種的快速進化所打斷。
「儘管推動這些事件的力量是複雜的,可能還包括其他地質原因,如大規模火山爆發,再加上生物因素,小行星撞擊肯定在這個正在進行的傳奇中發揮了作用。」
「問題是,預測到的小行星撞擊的變化是否與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的事件直接相關。」
小行星撞擊地球標誌著恐龍滅絕的開始。
研究小組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的次數現在幾乎是古生代末期(約2.45億年前)的三倍。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多倫多大學的薩拉·馬茲魯伊博士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為古生代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的速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提供了證據。」
「這意味著,自那以後,我們所處的小行星撞擊率相對較高,是2.9億年前的2.6倍。」


※視覺錯覺?UFO獵人在紅色星球上發現「遠古海洋化石」
※2019年美國月食!下一次「血月月食」是什麼時候?
TAG:仰望星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