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憨山:欲以有限之四大,作難思之佛事,是猶點染虛空,捫摸電影也

憨山:欲以有限之四大,作難思之佛事,是猶點染虛空,捫摸電影也

憨山:欲以有限之四大,作難思之佛事,是猶點染虛空,捫摸電影也

示佛嶺干首座刺血書《華嚴經》

余昔居東海那羅延窟,禪人自五台來謁,及余度嶺之五羊,復從匡山來,慰余於瘴鄉。余乍見如隔世親,因觀人閑夢幻如此,乃於諸來弟子輩,結夏壘壁閑。及解制日,干作禮白云:某將歸東林,尋遠公之芳躅,效蓮社之清修,且願刺血手書《華嚴》大經,以為莊嚴佛土之凈業,願乞一言開示。余曰:

佛子諦聽。爾以何為大經?以何為凈業?爾以書寫紙墨為經乎,語言文字為經乎,以運動折旋為凈業乎,以點劃分布為凈業乎?若以書寫紙墨為經,則市肆案牘無非大經。若以語言文字為經,則談呼戲笑世俗文字無非妙理。斯則本無欠缺,又何庸書?若以運動折旋為凈業,則日用尋常咳唾掉臂,無非觀音入理之圓通。若以點劃分布為凈業,則迎賓待客,舉筯拈匙,無非普賢之妙行。如是則本自具足,又何別求?舍此而言法行,是猶知二五而不知十也。雖然盡十方是常寂光,元無明昧。極法界是清凈土,本沒精粗。森羅萬象,皆海印之靈文鱗甲羽毛,盡法身之真體。猿吟鳥噪,皆談不二之圓音。雨施雲行,盡顯神通之妙用。如是則無背向,無去來,無取捨,無始終。三際為之不遷,十世圓成一念,此法界無盡藏也。

爾欲於無盡藏中,徒以區區生滅心行,指色相莊嚴為法行,求凈土之真因者,是以牛糞為栴檀,魚目為意珠也。況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爾欲以有限之四大,涓滴之身血,剎那之光陰,而欲寫無盡之真經,作難思之佛事,是猶點染虛空,捫摸電影也。爾其參之,如其未然,試向五老峰頭,諦觀山色湖光,聽鳥語溪聲,與毗盧老子坐普光明殿,與十方無盡身雲,剎塵海會,說法界普照修多羅時,有何差別?參參。

來源:《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養生先要克「五難」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二)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