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十七世紀 江戶時代臨濟宗高僧 盤珪永琢作品

捲軸 紙本水墨 尺寸:29 x 49.3 cm

美國約翰遜藝術博物館收藏 隆日編譯

圓相,是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禪宗的一個符號,為一個用一筆就可以畫完的圓形圖案。該圖案在日本又稱為「一圓相(一円相)」、「圓相圖(円相図)」。於禪宗,描畫一圓形圖以象徵真如、法性、實相,或眾生本具之佛性等。禪僧每以拂子、如意、拄杖或手指等,於大地或空中畫一圓相,有時亦以筆墨書寫此類圓相,表示真理之絕對性。

相傳圓相始作於南陽慧忠。圓相中並有文字或記號,以示開悟之過程。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局部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局部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十七世紀臨濟宗高僧盤珪永琢作品:圓相圖

盤珪永琢(一六二二——一六九三),是江戶時代臨濟宗的高僧。17歲出家,遊歷日本各地,1690年賜予佛智弘濟禪師名號。他主張廢除公案直接參入不生不滅的佛性,這就是「不生禪」(不過盤珪禪師自己這樣稱呼,而是後世的人所冠上的名稱),當時許多君主因為敬慕他的大名而皈依三寶。據說跟從他學法的道俗弟子共有五萬人之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叔晦帖》米芾書 紙本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十二生肖剪紙輯賞十八套(216P)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