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起初只是革命黨人倉促發動的一場臨時性軍事行動,稱之為兵變也不過分。就像孫中山之前在華南地區策動的多次起義一樣,很多人認為這次也會很快被清廷撲滅。所以,武昌之變的消息傳到北京,攝政王載灃起初並未認識到危機已至,滿以為派出大軍就可以蕩平叛亂,命陸軍大臣蔭昌率陸軍兩個鎮南下,會同海軍及長江水師赴鄂會剿。

後面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武昌的星星之火,成為全國燎原之勢,最後大清帝國被迫退出歷史舞台。很多人在考察這段歷史的時候,將其原因歸結為袁世凱出山之後,與革命黨合作,內外夾攻,逼迫滿清退位。其實,這都是事情的表象,大清已經到了不得不亡的時候了,即便沒有袁世凱,甚至沒有武昌起義,也該崩潰了!

原因何在呢?答案只有一個:大清沒錢了!


大清沒錢了!大清沒錢了!大清沒錢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武昌起義

這事還得從大清朝最後那次大改革——清末新政說起。所謂改革,都是因應現實危機的,本質上說是一種倒逼行為。洋務運動,是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讓滿清諸公開了眼;戊戌變法,是因為甲午戰敗;清末新政,則是因為庚子國變引發的全面危機。

不得不說,1901年啟動的清末新政,大清朝是有改革願望的,也是有不小的改革誠意。為了全盤設計改革方案,1901年4月,朝廷成立了督辦政務處,就全面改革進行整體規劃。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使得「君主立憲」政治制度成為朝野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最大共識,似乎只要立憲了,萬事就OK了。

於是乎,1906年9月慈禧下詔預備仿行立憲,並於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和《逐年籌備事宜清單》等法律文件,規定次年進行中央資政院與地方諮議局的選舉,並計劃以九年時間籌備立憲。後來有人說,清廷的預備立憲是騙局,其實這種說法有點不厚道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專制主義歷史悠久的國家而言,九年的時間,是比較穩妥的。與此同時,地方自治、內外官制都次第開始了改革。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欽定憲法大綱》

深感軍事實力不行的大清朝,也在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軍事現代化改革。1903年,清廷成立練兵處(後來併入陸軍部),1907年設計了一個編練36個鎮的新軍建設方案,計劃建立一支總人數達到45萬人的現代化常備軍。

雖然從洋務運動開始,朝野內外就有很多人倡導重商主義,倡導發展實業經濟。但是,在洋務運動那種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下,民營經濟很難有生存發展空間,清廷的官營經濟又承擔不了促進社會財富增長和經濟發展的責任,所以大清的經濟並未實現自強。

清末新政期間,也是為了開拓政府財源,朝廷先後頒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等一系列法律,政府政策從限制私人資本轉向了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在教育層面,從1901年就開始改革傳統科舉制度,包括廢除八股文、改建書院為西式學堂以及鼓勵出國留學,1905年之後,更是廢除了長達1300餘年的科舉制度。取代科舉的是各級西式學堂的建立,西方式的學校教育在中國開始成為主流。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末新軍

除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大清的這次改革還涉及很多層面,廣度空前,力度也空前,是一場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革運動。這場值得肯定的改革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改革是需要成本的,最大的成本就是錢!

對於以維護統治為最大價值的清朝而言,軍事改革是各項改革中最為迫切的一個,這也是財政成本最高的一項改革。就拿編練新軍來說,每建一鎮的費用為白銀100餘萬兩,每年常規經費為200萬兩,則全國編練36鎮新軍的建軍經費與一年的軍響就達到1.2億兩左右。


截至辛亥革命爆發前,全國共編練新軍26鎮,每年所需經費為5200餘萬兩。以1911年為例,在3億多兩財政支出預算中,軍費達到8500多萬兩,佔28. 5%。

除了軍費,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電報建設,地方自治里的巡警、學堂、司法等項事業都需要花錢啊!還是1911年的數據,還是那3億多兩財政支出預算,交通、實業等近6300萬兩,佔21.7%;地方自治三項支出為4000多萬兩,佔13. 5%,再加上28.5%的軍費預算,新政經費就佔了全年財政預算的2/3了。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末股票

注意!上述的數據僅僅是預算,在實際財政支出中,僅直隸等九省新政各項費用預算就高達4. 18億兩白銀,超過1911年全國財政總支出。

除了改革成本之外,大清朝還要承擔以往的巨額戰爭賠款。《辛丑條約》規定的向列強賠款4.5億兩,加上利息一共是9.8億兩!大清的財政收入一半就要用於償付庚款!除了庚子賠款,以往還有拖欠的甲午戰爭給日本人的賠款!

大清朝的財政壓力可謂壓力山大!朝廷從哪兒搞錢呢?傳統的稅收項目就是田賦(包括地丁與錢漕)、關稅(包括海關稅與常關稅),以及鹽課。這些稅源的挖掘已經到了極限,其中關稅還抵押給了洋人作為賠款擔保,再增加,恐怕就要釀成民變了!

在傳統社會,朝廷一旦遭遇財政危機,就有可能搞出一些非常規手段,譬如賣官鬻爵,似乎是從東漢漢靈帝開始的。大清朝也有這種制度,就捐官,允許有錢人拿錢買個官職虛銜,其收入叫官捐。

「官捐」是大清朝可做不願說的重要財源,但在新政改革的語境中,又顯得沒有合理性,不符合政治正確的價值觀。所以,1901年改革啟動的時候,曾經一度廢止官捐;1903年又恢復了,到1906年再度廢止。廢止賣官鬻爵當然正確,但是對當時的大清而言,無疑是砍掉了巨大一塊財政收入!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末紙幣

除了「官捐」,還有一項非正義的財政收入——鴉片稅!鴉片戰爭之後,鴉片貿易在中國就漸漸呈現合法化狀態,而且鴉片收入也慢慢成為清政府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1901年新政之後,禁絕鴉片成為朝野內外的一種呼聲。

但是,鴉片禁絕不是簡單的問題,不僅面臨地方官員、煙農與煙商的阻撓,而且從中央政府角度看,土葯(國產煙土)、洋葯(進口貨)稅厘達到2000多萬兩,所佔總收入比重超過10%,若貿然禁絕必將導致赤字進一步飄升。

為了因應財政危機,清政府也採取了很多開拓利源的措施,譬如強化財政集權,將地方財政權力統歸中央;向洋人借外債;鑄造銅元,稀釋社會財富;增加商業稅等等。但是,這些措施也引發新矛盾,尤其是中央財政集權,激化朝廷與地方督撫的矛盾。

儘管朝廷用盡辦法,但是依然解決不了財政危機,仍然入不敷出。新政期間,朝廷的財政赤字不斷增加,譬如1903年,大清財政收人與支出分別為1.05和1.35億兩,赤字為3000萬兩;到了1910年,累計的赤字已達8000萬兩;而1911年的預計赤字就達到4000萬兩,累計赤字更高達1.2億兩。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末內閣(皇族內閣)

新政是一場社會現代化的改革運動,按理說,百姓應該是終極受益者。但是,新政的改革成本最終承擔者還是人民!地方政府要完成改革任務,就需要搞錢,怎麼搞錢,還是盤剝老百姓!新政實施前後,地方為了籌集新政經費,除田賦加征、鹽斤加價、厘金加課、土葯統捐外,還開辦了名目繁多的新捐,除加抽米捐、房捐、警捐、學捐、鋪捐、土膏捐等常見捐種外,甚至還有菜籽捐、煙酒捐、花捐、雞捐、沙捐、轎捐、靛捐等等,各行各業都不能倖免。

老百姓沒看到新政帶來的好處,反而被搜刮一遍又一遍。怎麼辦?當然是反抗了!新政帶來的經濟壓迫,引發了全國大範圍的民變。據統計,從1902年清廷籌備新政至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內地18省共發生民變事件1200多起,而超過3/4發生在1906年以後。民心不穩,地動山搖!在這種動蕩的時局下,孫中山那些革命黨人的活動更為活躍,也更容易得到社會響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之後,朝廷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鎮壓。但是,要動武,就需要花錢!即將激增的軍費開支,左右支絀的大清財政,這樣的境地,隨時都要崩盤!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末新軍

戰端一開,全國恐慌,最嚴重的是金融恐慌!大清、交通等國家銀行也面臨信用危機,全國各地的儲戶紛紛停用紙幣,爭兌現銀。1911年10月24日,兩江總督張人駿、江蘇巡撫程德全電告清廷:


自鄂漢兵亂,各埠匯兌不通,滬市人心惶惶,連日爭提現銀,並以鈔票換現洋,搜括一空,風潮極大,銀行、錢業以變起倉猝,未及預備,均將擠倒。

上海是全國金融中心,不僅是上海,擠兌風潮在全國是普遍現象,甚至在山東還發生了「因爭取錢票,踏死一人」的事情。大清和交通這些國家銀行,為了穩定局面,也向市面投放現銀,但是幾百萬的銀子扔進去,就是杯水車薪,毫無作用!拿錢去穩定金融,又意味著軍費那邊更要沒錢了!

屋漏偏風連陰雨!除了革命黨人起事之外,1911年,全國還發生大面積的災荒,可謂饑民載道,流離失所。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立即電告各省督撫等:「現在人心浮動,伏莽甚多,又值連年荐饑,災民遍野,殊屬可慮,危宜嚴防勾結響應。」清廷擔心災荒產生的流民與反清勢力結合,但是這種擔心也沒有任何意義,防範是防不住的!活不下去,不如鋌而走險,這是中國歷史的經驗!

一場規模不大的兵變,為何會毀掉大清朝,原因不在袁世凱身上

清廷退位詔書

財政就要崩盤了,正如1911年12月底,大清度支部自己說的:


現在時局危迫,庫款告罄,······倘不速籌的款,則嘩潰即在目前!

為了防止「嘩潰」,清廷也做了最後的努力。譬如說,向洋人再借款。1911年下半年,列強諸國大多已經看空清廷,不願意做這種可能一去不回的風投了,所以借款成效也是寥寥。借外債不行,大清就借內債。1911年11月,清廷發現「愛國公債」計劃得到資政院批准。但是,在人心浮動、社會動蕩、金融恐慌的時代,誰願意拿錢出來買隨時可能完蛋的大清國債呢?所以效果也是很慘淡。

清廷的種種財政金融應對措施最後都是失敗的,搞到最後,竟然慘到變賣祖宗財產來紓解危機了。1911l年12月底,朝廷竟然將貯存於瀋陽故宮和熱河行宮的御用瓷器等拍賣,「變價充餉,以救目前之急」。偌大的一個大清朝,財政破產,竟然慘到這種地步,即便沒有袁世凱逼宮,完蛋也是須臾之間的事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文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有個最危險的地方,推翻秦朝就靠這裡的人
劉邦和大漢帝國最可怕的敵人,並不是匈奴,而是這些人

TAG:朱言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