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重視無癥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重視無癥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隨著國家經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發病率呈顯著增高的趨勢。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約為1.4%,女性約為1.3%。而目前保守估計,我國至少有高尿酸血症患者1.2億,其中以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高發,且近些年呈年輕化的趨勢,在中青年男性中的患病率也顯著增加。可見,高尿酸血症累及人群的龐大。

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患者雖然無關節腫痛等痛風發作的表現,似乎對患者的生活沒有造成顯著影響,但切不可忽視其危害性,應高度重視高尿酸血症對這部分人群的危害。

重視無癥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仍有發生痛風的風險

有研究發現,無癥狀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有5%~12%的患者最終仍將發展為痛風。此外,高尿酸血症協同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危險因素對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系統和腎臟等重要臟器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導致腎臟損害

高尿酸血症對腎臟的損害主要有3種臨床表現形式。

1.慢性高尿酸血症腎病:主要為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髓質及腎間質造成的慢性腎損害,可表現為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後期可出現腎功能減退。

2.腎結石:尿酸結石雖然多數較小,但個別患者也可較大,且易發生梗阻性腎病及尿路感染。患者可出現血尿,繼發感染時白細胞增多。尿路X線平片檢查結石是透光的,通常不顯影,靜脈腎盂造影、B 超檢查可以幫助診斷。結石定性分析顯示晶體成分為尿酸或其鹽類。

3.急性高尿酸血症腎病:多見於骨髓增值性疾病或惡性腫瘤放療、化療後,起病急,表現為少尿或無尿,可發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鹽結晶。

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還與多種腎小球疾病如IgA腎病等有著密切的關係。高尿酸血症是否是腎臟疾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尚存在爭論,但有多項研究顯示降尿酸治療能夠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


與高血壓互為因果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微摩爾/升,患高血壓的相對危險度增加25%。高尿酸血症可能通過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減少血管內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進而導致血管重構等多種機制,促進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此外,長期高血壓也通過腎小球動脈硬化等途徑影響尿酸代謝,加重高尿酸血症。


與糖尿病關係密切

高尿酸血症患者發生糖尿病的概率約為正常人的兩倍。高尿酸血症不但可以直接損害胰島β細胞功能,影響胰島素分泌,導致糖尿病;還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促進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同時,糖尿病腎病和胰島素抵抗也可導致高尿酸血症加重。


與血脂代謝異常相關

高尿酸血症與代謝綜合征的各組分關係都密切,與血脂代謝異常尤其相關。有研究發現,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的發生率都要顯著高於對照組,同時發現高脂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發生率也高。尿酸代謝與脂代謝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高尿酸血症會導致脂蛋白酶活性下降,進而影響脂質代謝。

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均是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


與肥胖密切相關

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50%~70%合併超重或肥胖。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與尿酸水平有很好的相關性,是高尿酸血症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無癥狀高尿酸血症發展為痛風的危險因素。


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

首先,可溶性尿酸可直接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尿酸濃度越高對內皮影響越大。其次,高尿酸血症時尿酸鹽結晶可析出並沉積於血管壁,並通過誘發炎症反應損害血管內皮。此外,高尿酸血症還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相互聯繫共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研究發現降尿酸治療則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是冠心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近年的研究結果提示,高尿酸血症與冠心病密切相關。血尿酸大於6毫克/分升,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還和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相關,有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病變越重的人群,其血尿酸水平越高,兩者呈正相關。此外,高尿酸血症還與冠心病患者死亡相關,對於已確診的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大於7.5毫克/分升組的死亡率是血尿酸小於5毫克/分升組的5倍;血尿酸每升高1毫克/分升,死亡危險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126%。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人群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是心衰的危險因素

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高尿酸血症是心衰的危險因素,與其發生、發展及預後均密切相關。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達55%~60%,且心力衰竭越嚴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越高。

心力衰竭患者發生血尿酸升高的機制較為複雜。一方面,心力衰竭時交感神經興奮,腎小球進球小動脈收縮,腎小管濾過率下降,導致尿酸排泄減少;同時,心衰時無氧代謝增加,乳酸生成增多,競爭性抑制尿酸排出,也影響了尿酸的排泄;此外,利尿劑的應用也影響尿酸的排泄,導致高尿酸血症。另一方面,心衰時無氧酵解增加,三磷酸腺苷耗竭,促使更多的腺嘌呤降解為腺苷、黃嘌呤和尿酸,導致內源性尿酸生成增多。

血尿酸水平還是急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的獨立預測指標。高尿酸血症對心臟結構及功能均有損害,升高的血尿酸可以尿酸鹽結晶的形式沉積於血管內皮、心臟內外膜、心肌細胞、心臟瓣膜、傳導系統等部位,進一步加重心衰。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降尿酸治療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預後。


與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及預後均相關

研究顯示,血尿酸水平越高,腦梗塞發病率也越高,血尿酸每升高99.96微摩爾/升,發生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1.27倍,血尿酸大於7 毫克/分升是腦卒中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此外,伴高尿酸血症的腦卒中患者預後差。有研究顯示,伴高尿酸血症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明顯高於對照組。

高尿酸血症導致腦血管病的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可能包括:高尿酸血症與高血壓、高血脂等傳統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包括頸動脈在內的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誘發炎症反應,從而激活血小板和凝血過程;高尿酸血症還可能會促進血栓形成等。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也發現,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的強預測因子。

總而言之,鑒於高尿酸血症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的密切關係,及其對腎臟及心腦血管系統的損害,應高度重視無癥狀高尿酸血症對人體的危害。

(文/武 東 主任醫師 劉湘源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編輯:王博)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巧用吸引定律讓你心想事成
慢頭痛不妨看看心理醫生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