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除了陰虛,盜汗還有這三種病因

除了陰虛,盜汗還有這三種病因

提到盜汗,你腦中都會想到哪些證型?本文結合喻昌輝老中醫五十年的臨證經驗,將盜汗分別從陰虛、陽虛、濕阻、痰阻進行闡述,希望大家在治療盜汗中,能夠開拓診治思路。

除了陰虛,盜汗還有這三種病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喻昌輝老中醫辨治盜汗經驗

作者/湯一新

喻昌輝老中醫集五十餘年臨床經驗,認為盜汗有陰虛、陽虛、濕阻、痰阻等證型之別。茲介紹其對上述四型的辨證及治法於下。

一、陰虛盜汗

盜汗之成因,陰虛頗多,由於營氣空虛,睡則衛氣乘虛陷入陰中,營中之火獨旺於外,蒸熱而為盜汗,醒則氣周於表,故醒後汗止。

陰虛盜汗的治療,一般以當歸六黃湯為代表,喻老認為,當歸六黃湯確有效應,然三黃用量不宜太重。因過苦化燥傷及脾陰,脾胃戕傷,反致陰虛不復,盜汗難除。因此,喻老運用本方,每將三黃輕其量,另加芡實、淮山藥、蓮米,甚則合生脈散。屢經驗證,療效滿意。

例1

李某,女,39歲,農民。一年前有肺結核病史,經中西藥治療,病情緩解,唯盜汗一直未除,近一月來反見加重,閉目則汗出,服當歸六黃湯罔效。

診見兩顴潮紅,頭目昏暈,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舌邊尖紅、苔薄微黃,脈弦細微數。

處方:淮山藥、芡實、麥冬各21克,當歸、黃芪、生地、熟地各15克,黃芩、黃柏、五味子各6克,太子參24克,鍛龍骨、鍛牡蠣各24克。

二劑盜汗即減,繼服四劑,盜汗消失,煩熱亦清,繼予百合固金湯加減以善後。

二、陽虛盜汗

一般講「陽虛自汗」,喻老認為陽虛盜汗臨床亦多。陽衰則衛虛,虛衛行於陰分,當瞑之時,衛表不固,則營陰失守,腠理開而盜汗出。醒後行陰之衛氣復於表,而盜汗止。臨證於盜汗屬陽虛陰虛的辨別,在於有火無火,陽虛盜汗,汗出清稀,皮膚清冷,伴倦怠乏力,惡寒身踡,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濡緩。

喻老治療陽虛盜汗,多從治本著手,選用補中益氣湯。

手足冷甚加炮附子,平素易感風邪者,參合玉屏風散。汗多之時,酌加固澀之品如浮小麥、五味子、煅龍牡之類。

例2

袁某,女,幹部,34歲。患者三月來時作腹脹、泄瀉,近一月來伴盜汗量多。曾用當歸六黃湯,盜汗反見加劇,腹脹、泄瀉不減,並見納差、眩暈。診其面色?白,消瘦乏力,舌質淡白,脈虛弦。

擬以補中益氣湯加浮小麥31克,廣木香6克。

服藥四劑後,盜汗大減,泄瀉已止,腹脹減輕。再依前方加炮姜3克,繼服六劑,諸症消失。

三、痰濁盜汗

盜汗不止陰虛、陽虛一端,虛中挾實或由虛致實,亦可引起,治應兼以祛邪。痰涎留滯,障礙衛氣內斂,入睡後衛氣益虛,衛外失固,津液走泄,故而寐則汗出。臨床多發生於素有咳喘、眩暈之人,汗出胸背為多,頭面,四肢較少,汗質稠粘,舌苔滑膩,脈象弦滑。

喻老治療本證,多用六君子湯加味,伴喘咳者加淮山藥、海浮石、炒蘇子,眩暈加天麻、刺蒺藜、膽南星;心胸悶痛合瓜蔞薤白半夏湯。

本證型一般不用斂汗之品,痰濁一去,盜汗自止。

例3

彭某,女,40歲,農民。盜汗半年,加重一月,曾久服中西藥,有時癥狀稍緩,不日盜汗復如故。素有喘咳病久,伴痰多胸悶,食後腹脹,白帶清稀,二便如常,舌苔薄膩,脈弦滑。

擬以六君子湯加淮山藥31克,炒蘇子12克。

服二劑後盜汗顯著減輕,續以本方加減,共服十劑,余症大減,盜汗已除。半年後隨訪,盜汗無複發。

四、瘀血盜汗

血屬陰,寐亦屬陰,兩陰相結,血熱搏擊,循陽明胃經上沖於頭,則入睡汗出。瘀血盜汗多限於頭頸部,或見頭頂發熱,心煩失眠,舌質有瘀點,脈象弦細或細澀。也有一些患者除汗出之外,無證可辨,而其它治法遍用無效,經用本法施治,常可獲效。

喻老治療本症,多予活血祛瘀,舌紅赤者用犀角地黃湯加桔梗、牛膝、龍骨、牡蠣,無熱象者用通竅活血湯加龍牡。

例4

劉某,女,41歲,工人。頭部盜汗四十餘天。四月前因情志不遂致月經失調,經色紫暗,經行腹痛。經用加味逍遙散類治療,月經基本正常,但見頭部盜汗,給予清熱利濕,滋陰清熱、固表止汗等法,杳無寸效,乃按瘀血論治,用通竅活血湯加龍牡,服藥二劑,盜汗悉除。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陝西中醫》1985年第6卷第9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最近變胖、情緒暴躁?當心啦,這可是腎虛的表現
哮喘反覆惹人惱?做好這5件小事,控制哮喘不是問題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