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國月球上種植的植物首次發出嫩芽,老外一陣驚呼!

中國月球上種植的植物首次發出嫩芽,老外一陣驚呼!

點藍字解鎖更精彩的內容

英媒稱,人類在月球上種植的植物首次發出嫩芽,這為我們建立能產生食物和空氣的月球基地鋪平了道路。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15日報道,1月15日,重慶大學在重慶舉辦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棉花種子成功發芽的照片。本月早些時候,嫦娥四號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月球探測器。

報道稱,人類已經在國際空間站種植了植物和鮮花,中國「太空人」也在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種植了水稻。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植物能不能在月球的低重力環境下蓬勃生長。

月球的溫度波動極大,可能低於零下173攝氏度,也可能高於100攝氏度。報道稱,植物種子在月球上首次發芽可能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月球上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伊甸園」式基地。植物可以為宇航員提供氧氣和食物。率領研究團隊設計這項實驗的謝更新說:「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月面上做生物生長試驗。

」報道稱,儘管其因為看不見而被形象地稱為「暗面」,但月球背面獲得的陽光幾乎與正面相當,天空看上去似乎很暗是因為沒有大氣對太陽光進行衍射。傳回的照片顯示,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的種子穿過格子框架一樣的東西冒出嫩芽。中國媒體刊文稱,這標誌著「人類在月球上完成首個生物實驗」。

重慶大學說,土豆種子和擬南芥也被放在桶里種植。這個生物圈還包含蠶繭。科學家們希望,一旦植物開始產生足夠多的氧氣讓小蟲子醒來,它們就會孵化。中國科學家說,然後蠶會產生二氧化碳並製造廢物,使這些植物得以繼續繁衍生長。謝更新教授說,棉花最終可以用來製造衣服,而土豆可以成為宇航員的食物來源。

為何要在月球栽棉花?為何選土豆不選紅苕……

2019年01月12日,第9天,蛭石,注水後212h

在經歷月球高真空、高溫差、強輻射等嚴峻環境考驗後,人類在月球上種植出了第一株植物嫩芽……為什麼選這6種生物?為什麼是重慶大學牽頭承擔此次試驗?

昨天上午,重慶大學副校長、科普載荷項目總指揮劉漢龍等專家在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新聞發布會上為你揭秘本次由重慶大學牽頭的科普載荷為「廣寒宮」帶去6名「神秘旅客」,記者帶你直擊這一傳奇。

試驗回顧

2018年12月8日凌晨,隨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征,由重慶大學牽頭承擔研製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項目,也一起奔赴「月宮」,作伴「玉兔」。

此次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六種生物,它們形成一個簡單的微型生態系統,均放置於密封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內。地面組裝合蓋過程中,所有生物裝載操作均在嚴格無菌環境的超凈工作台中進行,確保全過程無生物污染。

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是一個高度密封的抗壓容器,在經歷發射和著陸等階段嚴酷的力學考驗後,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於嫦娥四號登陸月球第一天(2019年1月3日)23:18加電開機並啟動主相機拍照。

1月3日23:48,在地面控制中心發送放水指令後,植物種子和果蠅蟲卵結束髮射場等待發射兩個月以及太空飛行近一個月的休眠狀態,進入生物月面生長發育模式。

1月5日20時,地面接收數據顯示,載荷內種子已經發育為胚根——嫩綠的新葉……

1月12日20:03:34,地面發送了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斷電指令,載荷正常關機。「從開機至斷電,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在軌工作狀態良好,累計工作時間長達212.75小時,主副相機累計拍照34次,下傳照片170多張。與整器保持良好的持續通信狀態,並實時傳回溫度、電壓、氣壓等各項遙測數據。通過照片數據和遙測數據分析,設備內部水已完全浸潤土壤,溫度、壓力等完全符合生物生長發育的要求,達到設計指標,部分指標超過預期。」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總設計師、重慶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謝更新教授介紹。

揭秘:為什麼是這6種生物?

經過上百次篩選無數次實驗

世上生物千千萬,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憑什麼就成了「天選之子」?

劉漢龍介紹,載荷內搭載的6種生物構成一個含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態系統。其中,植物生產氧氣和食物,供所有生物「消費」;作為消費者的果蠅和分解者的酵母,通過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此外,酵母可以通過分解植物和果蠅廢棄物生長,又可以作為果蠅的食物。

看似簡單的6種生物,最終能成為首次登上月球背面的幸運兒,經歷了上百次物種篩選和無數次生物實驗。

重慶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太空生物學研究團隊承擔了本次科普載荷生物模塊研製任務。自接到任務到生物物種確定直至載荷封裝,課題組歷時兩年,從雲南深山懸崖到新疆沙漠地區,尋找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生存的生物物種,挑選了上百種植物進行實驗、篩選。

本次搭載的生物物種篩選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因為「罐子」里資源有限,要求裡面的動植物不能佔用過多空間,因此,能登上月球,首要條件就是「個子小」。其次,由於月球表面低重力、強輻射、高溫差等極端條件限制,因此要求動植物能耐高溫、耐凍,而且能抗輻射和抗干擾。

本次載荷生物種類的篩選,除了實現在月球表面環境下植物種子發芽或幼蟲成長的最低目標,更重要的是基於未來進一步開展太空生物學研究的長遠考量,而這也是為以後人類進入月球乃至地外星球生存提供保障——糧、棉、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馬鈴薯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後太空的主食;油菜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太空食物中不可或缺的油料保障;而擬南芥、果蠅、酵母,因其作為全球科學家研究生物的模式物種,生長周期短,能夠在短時間內展示完整的生命過程而得以入選,便於研究生物生長發育和代謝規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一派 的精彩文章: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體!網友:這門親事我不同意……
生長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藍鍾花,竟生得如此美麗!

TAG:花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