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解放軍被這場戰爭「打醒」,從此加快軍事現代化!

解放軍被這場戰爭「打醒」,從此加快軍事現代化!

作者:石江月

28年前的1月17日凌晨2點,一枚激光制導炸彈劃破伊拉克的夜空,巴格達電信大樓夷為平地。

海灣戰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就是這場戰爭,將世界各國軍事實力硬生生拉開,形成兩個檔次。第一檔是美國,第二檔是包括當時蘇聯、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兩個檔次之間已經不是差距,而是深深的鴻溝。

可以說,這場戰爭讓中國軍隊看到了與美軍實實在在的差距,也間接改變了解放軍建設和發展的軌跡。

先來看看海灣戰爭時間表

1990年:

8月2日 拉克入侵科威特。

8月6日 沙特國王法赫德允許美國軍隊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據點。

8月7日 美國空軍F-15空軍中隊前往海灣,美國航空母艦「獨立號」戰鬥群到達波斯灣南部的阿曼海灣。

8月8日 來自第一戰術戰鬥機聯隊的F-15空軍中隊和美國第82空降師分隊到達目的地。

11月8日 美國為「offensive option」又派出了20萬人。

1991年:

1月12日 國會批准將美國軍隊採取進攻行動。

1月15日 伊拉克超過了聯合國要求其撤退的最後期限。

1月17日 戰爭打響,聯軍的飛機向伊拉克的眾多目標進行大規模攻擊。

1月18日 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發射了「飛毛腿」導彈。

1月25日 美國空軍對伊拉克的飛機掩體發動攻擊。

1月26日 伊拉克飛機逃到伊朗。

1月29日至30日 在卡夫吉戰役中,空中力量消滅了伊拉克軍隊。

2月24日 地面戰開始。

2月26日 逃亡的伊拉克軍隊在死亡公路上遇到了軍中力量的襲擊。

2月28日 科威特時間上午8時,停火協議正式生效。

一、戰爭準備

雖然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伊拉克部隊被描述成一個不堪一擊的目標,對美軍和多國部隊構不成真正的挑戰。但這並不是時任美國參聯會主席鮑威爾和其他美軍高層所想像的,他們在戰前認為,這將是一次猛烈的軍事衝突。戰前的傷亡預測數目為45000人,而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夫上將預測多國部隊的傷亡人數為5000人。

施瓦茨科夫上將

伊拉克當時擁有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的空軍,排名第四位的陸軍。雖然他們的一些裝備已經陳舊,不過伊拉克的武器庫中有一些非常現代化的戰機,如Mirage F-1戰鬥機、蘇-24戰鬥轟炸機以及米格-29攔截機。

雖然蘇聯製造的「飛毛腿」地對地導彈已經有些陳舊了, 但並不是完全沒有作用。伊拉克的裝甲師擁有蘇聯T-72型坦克。Kari防空系統也很強大。

到1991年1月,薩達姆便開始面對強大的國際聯盟。美國和其他的38個國家都派出了地面部隊。此外,共有13個國家派出了戰鬥機。整個聯軍共有1000多架固定翼攻擊機,800架空中掩護戰鬥機以及54萬的地面部隊。

薩達姆低估了聯軍的空中力量:「美國依賴自己的空軍,但在戰爭歷史上空軍從來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薩達姆想要做的,是將整個聯軍引誘到地面戰中,因為在地面戰中他的劣勢還稍微小些。

聯軍的優勢是空中力量。在1990年10月6日舉行的一次電話會議中,施瓦茨科夫告訴鮑威爾「如果只是進行地面攻擊的話,我們仍會是一無所獲。」

對伊拉克的軍隊部署進行研究之後,施瓦茨科夫有了靈感。「薩達姆陣線」從波斯灣伸展出來後,一直沿著科威特的國界,另外還有40英里沿著伊拉克的國界,總長度約有175英里。薩達姆和他的將軍們顯然沒有注意到自己軍隊的西部側翼已經暴露了,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沒有像樣的防禦。

10月15日,施瓦茨科夫命令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全體職員計劃一次側翼行動,要求在這次計劃中美國軍隊可以轉向西,將伊拉克軍隊的右翼重重包圍。

要完成這次行動,施瓦茨科夫需要更多的地面部隊。不過經過努力,他很快就得到了所需的地面部隊。

這個「左鉤拳」計劃的幾個方面都依賴於空中力量。為了避免被對方發現,只有在空中力量切斷伊拉克軍隊的監視系統之後,施瓦茨科夫才能夠將他的軍隊轉向西。軍隊和裝備的大部分都將由美國空軍C-130運輸機來轉移。直到空中力量將伊拉克軍隊的規模減少到一定程度之後,側翼進攻才會正式開始。

二、沙漠風暴

當地時間1月17日凌晨(美國時間1月16日),「沙漠風暴」軍事行動正式開始。而其結果廣為人知:日出的時候,薩達姆的司令部和指揮系統就已不復存在,他也沒有能力再進行一連串的軍事回擊。

當天晚上,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夫上將的地面部隊,便毫無牽掛地向科威特西部轉移。

當伊拉克尚未被摧毀的飛機全部逃往伊朗的時候,來自伊拉克空軍的威脅也就隨之消失。1月29日,薩達姆試圖在卡夫吉發動一場名為「戰爭之源」的進攻,但他用於進攻的坦克部隊很快就被聯軍的空中力量摧毀。此後,伊拉克軍隊就再也沒有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空中打擊總共持續了38天。其實,按照最初的作戰計劃,對伊拉克軍隊的進攻是分階段進行的,首先是戰略突圍,然後是空中防禦鎮壓,最後攻擊伊拉克野戰軍。但事實上原定的三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在戰爭的第一天,伊拉克陸軍和空軍就被重創。

大衛·德普杜拉中校解釋說,這是「並行作戰」——迅速打擊各處的敵人,讓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對部隊進行調整或改編。僅1月17日,就有大約150個獨立目標受到攻擊,薩達姆永遠沒有了恢復的機會。

在最初的38天里,聯軍空中力量摧毀了39%的伊拉克坦克,32%的裝甲車和47%的火炮。從總體上來講,空中力量完成了最初消滅薩達姆一半的地面部隊目標。在科威特的兩個伊拉克梯隊中,50%--70%的人不是傷亡就是被俘,儘管共和國衛隊的損傷要低一些。

不過,空中戰役並非完美無缺。最令人失望的是,空中力量無法找到並消滅移動部署的飛毛腿導彈,因為那些導彈總是從非常隱秘的地方射出來,然後再重新隱藏起來。雖然飛毛腿導彈的實際軍事價值很小,但是,它們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情感影響。

2月21日,鮑威爾對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說:「到目前為止,空中力量是決定性的,我希望它會成為結束這場戰鬥的決定性武裝力量,即使地面部隊和兩棲部隊被加進來。如果有什麼期望的話,我希望空中力量在未來的幾天或幾周內成為更具有決定性的力量。」

空中力量將會進一步打擊伊拉克地面部隊,它所形成的壓力促使戰爭逐漸進入結束階段。

三、最後一擊

當地時間2月24日上午4:00,聯軍的地面攻擊開始。

多國地面部隊進行猛烈攻擊,特別對位於伊拉克沙漠地區的西部側翼。空中襲擊仍在繼續。僅在一天的時間內,伊拉克軍隊已全面潰退。但遵照施瓦茨科夫上將的命令,地面部隊和空中戰機依舊在盡己所能,摧毀更多的敵軍坦克,這樣它們就不能被應用於未來的一些衝突。

在2月27日,停火前一天的45分鐘的戰鬥中,美國裝甲兵在麥地那山脊襲擊了共和國衛隊的一個師,摧毀了60輛伊拉克T72坦克。

就在同一天,由於一位美軍司令官建立的火力支援協調線過於向前,以至於一些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成員得以逃跑。

2月27日,司令官將火力支援協調線延伸到了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北部,遠遠超過了他的火炮的射程或他的地面部隊需要得到保護的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空軍都不允許打擊前往巴格達的伊拉克護航隊。

在當時看來,這或許沒有太多的問題。戰爭的結果是毫無疑問的,不過,白宮和五角大樓開始對有關所謂在直通科威特的「死亡公路」上「打野鴨」的新聞報道感到緊張。

鮑威爾不想讓這些入侵軍隊逃跑,但是,他說在電視報道中看起來「好像是我們為了屠殺而從事屠殺。」或許是結束戰爭的時候了。美國軍隊已經完成了破壞的任務,但是之所以組成聯合軍隊是為了解放科威特,而不是改變伊拉克的政體,而且美國也不準備單方面繼續戰爭。

美國領導的聯軍如此輕易地擊敗了伊拉克軍隊,而且讓後者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可以說,這轟動了全世界。

四,找到差距

這場戰爭有幾十億雙眼睛關注著,美軍的新打法,各種新型精確制導武器展現出的壓倒性能力,不僅令世界為之側目,也讓曾多次與美軍較量的中國軍隊不得不在心裡暗自掂量,如果換作自己,結局將是什麼樣。

以戰止戰!只有中國軍隊具備的相當強的軍事作戰能力,才能保證我們不會成為別人侵犯的對象。

目睹了伊拉克軍隊的慘敗,更堅定了中國開啟新軍事變革的決心和意志。

上世紀90年代初的解放軍,還是一支以陸軍為絕對主力、海空軍力量非常有限的軍隊。空軍嚴重依賴地面指揮,海軍只有近海作戰能力,不足以出第一島鏈作戰作戰半徑小。沒有超視距作戰能力,也沒有對地精確打擊能力。

當時解放軍和美軍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差距,更是作戰方式、作戰理念的方式。

換句話說,我們還是以陸地為主的平面化戰場,在美軍那裡已經是陸海空天形成的立體化戰場。

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後,在海灣戰爭之後的1993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確定的「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事實上,對海灣戰爭的這種認識,幫助中國推動了軍隊現代化。

(未經作者允許,不得擅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江月 的精彩文章:

總統宣揚「俄羅斯隨時可能入侵」!烏克蘭進入全面戰爭警戒狀態
魯哈尼警告美國:如果伊朗被封鎖,任何國家都別想從海灣出口石油

TAG:石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