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近視手術治療: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常識!

近視手術治療: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常識!

導語:帶你詳細對比目前主流的近視手術療法的優缺點。


來源:梅斯醫學

前言

近視作為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是指眼球在靜止的狀態下,來自 5 米以外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後,其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準確地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當出現近視性黃斑病變、視網膜脫離、脈絡膜新生血管、黃斑裂孔、青光眼等病理性近視所致的嚴重眼部併發症時,則會導致近視患者發生潛在性致盲。

我國是亞洲地區近視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研究發現,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初中生高於小學生,高中生高於初中生,高中生的發病率高達69.7%[1]。

治療方案

近年來,臨床上關於近視治療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入,新型治療理念不斷湧現,治療效果逐步提高。

目前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近視的主要方法,藥物治療近視主要是利用M受體阻滯劑對近視的控制作用,但遠期療效不是十分理想。

通過進行屈光手術治療近視雖然可取得顯著的療效,但無法延緩患者眼軸的增長,也無法糾正近視給其眼部帶來的相關病理改變。

目前,角膜屈光手術和有晶體眼的人工晶體植入術(PIOL)均是近視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案,那麼這兩類方案有何異同與優劣呢?在哪些情況下更適合使用PIOL呢?下邊編者就為您詳細對比目前主流的近視手術療法的優缺點。

角膜屈光手術

角膜屈光手術包括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和前彈力層下激光角膜磨鑲術(SBK)。

LASIK利用角膜板層刀切割出一個完整的帶蒂角膜瓣(厚度在 130至160um 之間),其後對角膜瓣進行翻轉,使用準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質層進行激光消融,隨後對角膜瓣進行複位,並對角膜曲率進行修正,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該手術雖然具有損傷小、視力恢復快等優點,但對角膜基質層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並非所有患者都能進行LASIK,特別是對於近視度數高、角膜厚度相對較薄的高度近視患者來說,進行LASIK手術的風險較大[2]。

同時,有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經角膜屈光手術治療的患者的平均近視屈光度有不同程度的回退,最小為-0.97D,最大可達-6.09D,並且回退最大的患者均為超高度近視患者,乾眼症的發生率也較高[3]。

有研究認為這種視力回退可能與角膜上皮增生、角膜變薄後前凸、角膜水腫、角膜基質增殖、晶狀體核硬化以及眼軸增長有關[4]。

圖1. LASIK手術流程

SBK的過程與LASIK手術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SBK是將角膜瓣(厚度在 95um 左右)置於前彈力層與基質層之間。

與LASIK相比,SBK具有可保留角膜基質層、角膜瓣薄等特點,因而患者出現乾眼症、術后角膜膨隆、屈光回退等併發症的頻率較低。

圖2. SBK手術流程

有晶體眼的人工晶體植入術(PIOL)

有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能夠通過在眼內植入人工晶狀體(intraocular lens,IOL)以矯正近視,尤其適用於高度及超高度近視患者

根據IOL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前房支撐型人工晶狀體、後房型人工晶狀體、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狀體。

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PIOL治療受角膜條件限制不能進行角膜屈光手術的高度、超高度近視患者。該手術因具有屈光回退輕微、可保留晶狀體原有的調節功能、視覺質量好、對眼組織結構無損害等顯著優勢,現已成為矯治超高度近視的主流手術方案[5]。

在此,美國STAAR Surgical公司旗下達視光學設備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Visian ICL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可植入式隱形眼鏡)方案目前被公認為是安全有效的近視矯正方案,其原理便是基於PIOL。

Visian ICL為低度至嚴重近視症、低度至嚴重遠視和散光患者提供了一種矯正手術選擇方案。許多患者不符合LASIK手術對象的要求(度數太高或角膜較薄),Visian ICL便能為他們提供一種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案。

因此,ICL現已成為近視矯正技術的新趨勢,目前全球約有60多個國家的30萬例近視患者接受了ICL矯正治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切實的真實世界證據的印證。

那麼達視光學的Visian ICL使用了什麼材料呢?是否安全呢?

Visian ICL晶體使用的是先進的Collamer晶體材料,Collamer材料為STAAR Surgical公司和 Visian ICL產品所專有,是一種用來製作植入式晶體的生物相容性極高的材料。該名稱源自於「collagen」(膠原蛋白)和「polymer」(聚合物)。

該材料具有極高的生物相容性,這意味著使用這種材料製作的晶體能夠與眼睛自然和諧共處。由於Visian ICL的結構柔軟且富有彈性,因此可輕鬆植入眼睛內。而且在眼中保持舒適自然。這種獨特的Collamer材料會提供紫外線防護功能,同時不影響正常的視覺效果。

那麼哪些人群適合達視光學的Visian ICL呢 ?

那些年齡介於 21 歲至 45 歲之間的患者,和/或患有輕度至嚴重近視症(-0.5 D 至 -20 D)的患者,和/或患有輕度至嚴重遠視症( 0.5 D 至 10.0 D)的患者,和/或患有介於 0.5 和 6.0 D 之間的散光的患者,和/或一年內的度數變化不超過 0.5 D的患者,和/或正在尋找不會導致乾眼症的手術的患者,均適用於Visian ICL方案。

說了這麼多,下面就來簡明扼要地提煉Visian ICL比角膜屈光手術的顯著優勢:

Visian ICL不會造成乾眼症:Visian ICL的生物相容Collamer能夠維持眼睛本身的化學物質,且不會引發乾眼症;而約20%的接受 LASIK 手術的患者發生乾眼症。

Visian ICL與眼部整合相融:與角膜屈光手術不同,Visian ICL手術不會切除角膜組織,只通過微創手術將ICL晶體植入眼內,無需改變眼睛本身結構,對角膜無損傷,而是會與患者本身的眼睛和諧共處,晶體會在患者眼睛內輕輕展開,貼合在虹膜後,並且與身體器官組織是生物相容的,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如果視力發生變化,ICL晶體可被便捷地取出更換,不影響未來其他眼部手術的進行,即Visian ICL為加法式、可取出式手術;LASIK通過永久切除角膜組織,達到視力矯正的目的,由於這些手術具有減法性質,切除角膜組織的後果相當令人擔憂,即LASIK為減法式、不可逆的手術。

手術時間短,康復快:Visian ICL材料使人工晶體的植入方式具有微創性。由於植入切口僅 3.5 mm,可以顯著優化手術和康復時間。此外,由於麻醉劑的作用,手術中不會感覺疼痛,患者通常可以預期手術時間為20-30分鐘或更少,並且大多數人能夠在術後短短几天內即以較清晰的視力恢復日常活動;相比之下,LASIK手術耗時較長,患者康復也需要大量時間,因此LASIK手術給患者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了不小的負擔。

防紫外線:Visian ICL的Collamer材料有著獨特的性質,它會提供紫外線防護功能,同時讓可見光線自由通過,從而預防及避免日常紫外線對眼部的潛在損害,而這些功能是LASIK手術所完全不具備的。

臨床上,已有多項研究對比了與Visian ICL與LASIK的差異[6]。

Donald Sanders等對美國威斯康星州的1678隻行LASIK的眼睛和144隻行ICL的眼睛進行了頭對頭比較。ICL組的平均基線近視度數略高。在手術後的第1天、1周、1個月和6個月檢查最佳眼鏡矯正視力(BSCVA),未矯正的視力(UCVA)和折射。

結果顯示,ICL組的BSCVA增益至少2行,在統計學上更好,1個月時(5%對0.9%,p=0.001),6個月時(4%對0.8%,p=0.013)。在1個月和6個月時,ICL組的折射穩定性明顯優於LASIK組。兩組均未發生嚴重併發症(圖3)。

因此,ICL比LASIK更安全,更有效,且9年長期隨訪同樣證明了這一點[7][8]。

圖3. ICL組與LASIK組的BSCVA變化

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上治療近視的目的是延緩近視的進展、降低高度近視的發病率。

現有的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以Visian ICL為基礎的眼內鏡植入手術比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具有諸多顯著優勢,值得臨床上推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手術方案主要用於矯正高度近視的屈光度,並不能夠阻止近視的進展,對於病理性近視患者而言,針對近視病理學的藥物治療則可以延緩甚至阻止近視進展。

可以預期的是,眼內鏡植入手術聯合藥物治療等對大多數近視患者是值得採納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Cao, Y. N., et al.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school-age children." 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14.9 (2012): 693-696.

[2] 馮雨, 賈新萍, and 趙慶新. "超薄角膜瓣與普通角膜瓣的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LASIK) 的對比研究." 醫學研究雜誌 44.12 (2015): 128-131.

[3] Oru?o?lu, Faik, et al.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application for myopia over minus 14 diopter with long-term follow-up."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32.5 (2012): 435-441.

[4] Ikeda, Tetsuya, et al. "Twelve-Year Follow-Up of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or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2017).

[5] 李旭青, et al. "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超高度近視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探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12.16 (2015): 2369-2370.

[6] Sanders, Donald R. "Matched population comparison of the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and standard LASIK for myopia of-3.00 to-7.88 diopters."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23.6 (2007): 537-554.

[7] Tsiklis, Nikolaos S., et al. "Nine-year follow-up of a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OL in one eye and LASIK in the fellow eye of the same patient."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23.9 (2007): 935-937.

[8] Sanders, Donald, and John A. Vukich. "Comparison of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 a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for low myopia." Cornea 25.10 (2006): 1139-1146.

80%專業醫生都在用梅斯醫學APP

改善醫療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智慧指南 思維美學」2018實例精英學術營實況-上海城市賽
醫用帶血床單混著洗?需要監管但別恐慌!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