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僅有的一次全軍覆滅的戰役,其中近萬人犧牲,令人傷心

解放軍僅有的一次全軍覆滅的戰役,其中近萬人犧牲,令人傷心

解放軍僅有的一次全軍覆滅的戰役,其中近萬人犧牲,令人傷心

文/粒史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我國就進行了解放戰爭,最終在經過遼瀋戰役、淮海戰役以及平津戰三大戰役之後,新中國終於在1949年成立了,當時的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吧國民黨軍隊擊潰。最終蔣介石只能退守到台灣,以台灣為據點休養生息。當時美國就已經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而國民黨殘餘的部隊基本上都鎮守在西南的一些重要的城鎮上邊,以至於台灣的兵力不足。

而獲得情報的解放軍就立刻派出部隊前往福建,第十兵團前後取得了福州和廈門等戰役的勝利,到了最後我軍跟金門的地方可謂是隔海相望,而金門是台灣的大門,想要解放台灣就必須要拿下金門,於是當時的統帥葉飛就派出了28軍的三個兵團大約有九千多人。

他們在當地的居民幫助下成功的渡海前往了金門,發動了著名的金門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我們雙方共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戰鬥。但是最後由於我軍缺乏兩棲戰鬥的經歷,對海洋潮汐的變化不了解,最終導致三個兵團的船隻都陷在了沙灘之上,失去了撤退時的工具。在他們第一天的失敗之後,因為錯誤的情報已經讓大陸方面認為他們已經保住了上岸之後的陣地,而繼續派兵前往台灣。

由於這是我們解放軍首次渡海作戰,後方的支援無法及時跟上以及沒有掩護的炮火,他們只能獨自去作戰,導致最終的全軍覆沒。而在金門戰役中我軍第一批前往的九千餘戰士全部陣亡,而國名黨則留下了八千餘人。這是自解放軍建立以來的第一次慘痛戰役,同時也給我們上了沉重的一課。在這次戰役之後,我軍就再也沒有攻打國台灣,後來我軍總結出當初攻打台灣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由於當時正是解放全中國的時候,我軍對於登陸戰經驗的不足,人為當時的國民黨已經是不堪一擊,小看敵人的思想蔓延在整個軍隊之中,尤其是當時的三個團沒有一個師級幹部統一指揮。第二:是因為我軍缺乏海陸空作戰的條件,在那個時候我們的解放軍沒有飛機哥戰艦的條件,只能依靠簡單的木船,結果在登陸後,船隻在國軍飛機的轟炸下,全部被摧毀了,以至於失去了後路。第三:就是當時蔣介石已經打算了切斷跟大陸剩餘部隊的聯繫,決定固守台灣了,於是便對過往的船隻特別的看重,只要是靠近的都會進行轟炸。甚至是連造船廠都炸了,最終只留下了三百艘木船。

現在有些人常說,只有統一了才是我們的國家,要是誰敢要搞分裂那便是民族的罪人,而我們中國人的這種觀念,是秦朝時候就已經確立的。秦朝最終雖然覆滅,但它更是一種永存,因為秦朝的精神早已徹底滲透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里。大家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粒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女兒長相貌美,20歲嫁40歲男人,孫女也是赫赫有名
為何國民黨的軍官,要以「座」來稱呼?看完你就懂了

TAG: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