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看《軍師聯盟》背後的歷史真相
作者:范臻
「三國」是改編最多的歷史,遊戲、動漫、小說、影視......亂花迷人眼,雌雄誰能辨。
最近一部三國題材電視劇又雙叒叕火了,這部戲裡,別出心裁的編劇,沒有選擇擁劉反曹或者擁曹反劉的路線,而是給三國中最難洗白的老奸巨猾司馬懿拍了一部大戲。
此劇憑藉高顏值的演員、精良的製作、不落俗套的前期推廣,迅速火遍了朋友圈和微博。
但是也有一部分觀眾認為,這部劇把歷史上司馬懿的形象過分洗白,會誤導觀眾。
是我們的歷史老師水平不夠還是我們的歷史教材佶屈聱牙?我們要靠電視劇和遊戲來教孩子們學歷史?文娛作品和歷史的關係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今天在這裡不做過多的討論。
就這部電視劇來看,編劇組顯然是有一定歷史功底的,人物設定上的很多細節,都有歷史的小花邊在裡面。
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軍師聯盟》這部戲裡,究竟有哪些細節來源於歷史,又有哪些橋段是戲說改編。
司馬懿
這是一部以司馬懿為主角的歷史戲,那麼我們就先說司馬懿。
本劇中對司馬懿的歷史形象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和洗白,作為一個魏粉,我是很不爽的。而且從荀彧崔琰到鍾繇鍾會,不管是漢朝老臣還是曹操親信,談到司馬懿要麼是一臉崇拜,要麼是讚賞有加,這多少有些吹捧過度了。
但是不得不說,有一些細節還挺符合歷史上司馬懿這個人物形象的。
首先是狼顧之相。
古人認為:狼和狗在回頭看東西的時候,可以肩膀不動,頭向後轉180°。所以相學家們將有這種體態的人稱為「狼顧之相」。
《相書》上說,有這種面相的人都是狼心狗肺,且有帝王之志。
《晉書》裡面,曹操聽人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於是親自下令,讓司馬懿背對自己往前走,然後回頭看,果然司馬懿在肩膀沒有動的情況下,頭先扭過來了。
劇中別的不說,吳秀波回頭的這個眼神,陰狠毒辣,確實是狼顧之相。
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
《晉書》上面記載,曹操徵辟司馬懿當官,司馬懿以中風麻痹癱瘓在床為由,拒絕曹操,在家休息。
有一天下大雨,院子里晾的書被淋濕了,司馬懿跑到院子里收書,一個婢女看到了這一幕,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當機立斷,把這個婢女殺了。為了掩人耳目,還替代了這個婢女的位置,給司馬懿親自下廚做飯。
司馬懿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張春華所生。
可惜,司馬懿和夫人的感情,並沒有劇中那麼恩愛。
晚年的司馬懿,喜歡上年輕漂亮的柏夫人,冷落了張春華,常常幾天都不見她。
司馬懿患病在床,張春華去探望他,司馬懿非但不領情,反而對張春華說:「老東西你真討厭,誰想看到你!」
性如烈火的張春華怎能咽下這口氣?絕食了好幾天要自殺,幾個兒子不得不陪在母親身邊,茶飯不進。
司馬懿看到事態惡化,不得不跟張春華道歉,但是道歉之後,司馬懿又對朋友說:「這老傢伙死了就死了,沒什麼可惜的,我就是擔心我的兒子陪她一起餓死了。」
很抱歉掃了大家看CP的好心情,但是歷史上的司馬懿就是這麼個渣男……
曹丕
劇中大黑牛李晨飾演的曹丕,可以說是這部劇的男二了。
這部劇對歷史的誠意,一半都體現在曹丕這個角色上。
首先是一開始的時候,曹丕和郭照的相遇:郭照騎的馬被曹丕香囊的香味熏到,發狂奔跑,幾乎墜馬,幸虧曹丕出手相救。
有網友吐槽這段的合理性,馬怎麼會被一個香囊就熏到發狂呢?
事實上曹丕身上還真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文帝將出,取馬外入……帝將乘馬,馬惡衣香,驚嚙文帝膝,帝大怒,即便殺之。」
這是《三國志》記載的一段小故事,就是說曹丕出門的時候,衣服上的香氣讓馬煩躁不安,在曹丕的膝蓋上咬了一口。曹丕非常生氣,回頭就把馬殺了。
所以劇組是將曹丕和馬之間的這個故事巧妙地穿插改編進了劇情里。
還有一個關於曹丕的小細節,就是葡萄。
司馬懿和曹丕相見,曹丕很高興地對司馬懿說:「母親剛剛賞賜了我西域進貢的上好葡萄,一起去吃吧……」
這個細節也是很贊的。
為什麼呢,因為正史上,曹丕這個人特別地喜歡吃葡萄。
清醒的時候吃葡萄,喝醉了吃葡萄,招待好朋友吃葡萄。在《詔群醫》中,曹丕這樣寫葡萄:
「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膩,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鞠櫱,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
就是說:「中國這麼多水果,我就最喜歡葡萄,夏天是最適合吃葡萄的季節,暑氣未消的早晨,露珠結在葡萄上,晶瑩剔透。葡萄甜而不膩,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還能釀成酒,喝葡萄酒容易醉,但是也容易醒,說起來都讓人流口水了,更不要說吃起來了。我不是針對誰,在葡萄面前,其他的水果都是辣雞。」
在劇中的這一個鏡頭,本可以用其他任何一種賞賜代替,但是編劇偏偏選擇了葡萄,也足見其用心了。
其他配角
除了兩個主角,其他人物的身上,也是滿滿的細節。
徐庶
在劇中,徐庶攜母歸鄉,遇到了奉命前來追殺的汲布,兩人打了一輪之後,徐庶不敵汲布。
歷史上的徐庶,確實是一個仗義遊俠,年輕的時候為了給朋友報仇,殺了人被官府捉住過,後來被朋友救出來以後就棄武從文了。
因為之前的這一段經歷,徐庶在求學的時候被同學看不起,所以他凡事表現得特別謙卑恭謹,最後得到了老師的青睞和賞識。
郭女王
劇中郭照是張春華的義妹,她在和曹丕私定終身的時候,對曹丕說自己的小字是「女王」 。
其實正史上並沒有提及這位郭皇后的真實姓名。只說她是南郡太守郭勇的女兒,郭太后小的時候非常聰明,郭勇說:這個孩子一定是我女兒中最強的。
所以郭勇就以「女王」作為她的字。
郭皇后在電視劇里是一個非常單純可愛的女孩子,但是真正歷史上的郭皇后,心思陰沉,城府極深,在曹氏兄弟奪嗣的過程中,郭氏屢為曹丕謀策,助其登上太子之位。曹丕代漢稱帝後不久,就封郭氏為皇后。
郭女王對家族中男人們三妻四妾的行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納妾,郭女王堅決制止,說:「如今適齡的女子少而男人多,應該讓她們嫁給為國征戰的將士。你們本已有妻,就應該與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權勢假借因由將她們娶來作妾。如果族人中有誰違反這規矩,我一定要給予重罰。」同時還經常敕戒郭表、孟武等人:「漢室那些外戚,極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都是由於驕奢糜費,對此不能不謹慎啊!」
電視劇,只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勢必無法完全承擔起歷史教育的重擔。
但是看完電視劇後,如果我們能被電視劇中的人物吸引,能夠順著司馬懿、曹丕、徐庶、郭女王這樣的人物背後的草灰蛇線,一步一步走近歷史,也未嘗不是一種收穫,不是么?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