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何看待春節與道教的關係?

如何看待春節與道教的關係?

在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眾多傳統節日中,春節是最被全世界華人所看重、民俗慶祝活動最多、內容最豐富也最盛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節日。

春節是最重要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資料圖)

通過春節期間一系列的活動不難發現,其民俗活動的來源、性質、宗旨和目的基本上都和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臘月二十三的送灶,二十四掃除,二十五接玉皇駕,三十換門神、貼春聯、夜半迎諸神(上供等祭拜儀式),大年初一接神、拜年、放爆竹,初二祭財神,初三培土、掃墓,初五接財神(五路財神),

初八禮拜順星,初九玉皇聖誕,十三祭劉猛將軍,十四迎紫姑,十五上元天官聖誕(即上元節,民間稱「元宵節」)等等。

許多春節民俗活動其實就是道教信仰在民間的具體體現(資料圖)

這些活動中出現的諸如灶王爺、玉皇、門神、財神、太歲、天官大帝等等都是道教信奉的神靈。

可以說,許多春節民俗活動其實就是道教信仰在民間的具體體現。有鑒於道教和春節的關係,一直從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李綠野先生指出;

「透過春節中的民俗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魯迅先生會得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這樣的結論了。

道教對中國社會民俗的影響是深刻的,由此也不難看出土生土長於中國文化土壤的道教與中國社會的親密關係及適用性。」

(編輯:柯恩)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形解而成仙:道教中的「屍解」信仰
古意長安,道門大興:唐代的長安城與道教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