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如果說人類歷史上損失最大的戰爭,那一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要說二戰中最厲害的武器,那一定是原子彈。大多數人在驚嘆其恐怖破壞力的同時,卻沒有想到研發背後的艱辛與複雜。

僅僅是一個防泄密工作就是一個讓人頭疼的複雜工程。那麼中美兩國在研發這個「超級武器」時,在防泄密措施上有什麼不同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覺得我國的保密工作更勝一籌?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一、曼哈頓計劃。

1942年6月,英國研製核彈的「合金管」研製方案逐步融入到該計劃中,其中還有法國物理學家居里等,參加研製的科學家人數是如此之多,甚至超過了一般職員,其中更不乏諾貝爾獎得主,人數最多時,達到了驚人的53.9萬。

這麼一個龐大的國際科研隊伍,防泄密是重中之重。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安全措施有,所有郵件都要經過嚴格檢查,來往電話一律受到監聽。科學家一旦離開實驗室,馬上有人如同影子一樣開始盯梢。參加這項工作的所有人的家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或者自己的妻子在哪兒,只知道他們的地址是:美國陸軍郵政信箱1663號。

當時還是國會議員的杜魯門,也曾經費盡心機地想知道這個計划到底是幹什麼的?他特別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理由是納稅人有權利知道他們的錢是否花得值得。但隨即遭到陸軍部長史汀生的嚴厲警告:停止調查,有問題找總統。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杜魯門這才意識到裡面的水有多深,只得不甘情願地將調查組撤回。直到三年後,他接替突然去世的羅斯福就任新一任總統,才真正地了解了其中的內幕。

嚴密的安保措施比較到位。自開始創建到最後研製成功,從來沒有一個德國或者日本特務從這裡得到任何情報。然而,對蘇聯的防範卻功虧一簣,蘇軍最高統帥部早早的通過間諜獲悉英美核能的合作並初步掌握了研製方法。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可謂是「百密一疏」啊。


二、「596」工程。

朝鮮戰爭初期,在美軍節節敗退之時,杜魯門曾叫囂要使用原子彈。雖然沒有被「紙老虎」嚇倒,但「超級武器」的威懾作用還是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自蘇聯專家撤走後,中國同時面對著兩個「敵對」的「超級大國」,為了自身安全,為了擁有國際話語權,該如何打破這「四面楚歌」的局面呢?

「砸鍋賣鐵,也要搞出原子彈」。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兩個「超級大國」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美國,不斷派出特務和「U2」偵察機前來探秘,這使得我們的防泄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於是歷史上最嚴格的安全措施開始實施。一支部隊、一個單位、一個人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留下任何信息。出發前的安全教育十分到位,臨走前軍人只說是執行任務,科研人員只說是出差,一走就是幾年,沒有通信,沒有聯絡,就像人間蒸發一樣。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他們的目的地就是偏遠的新疆羅布泊,在這個貧瘠的土地上,人們懷著滿腔熱情,忍受著飢餓和惡劣的自然條件,努力工作,卻沒有一個人違規,聯繫內地的家人寄回一些吃的;有人在戈壁灘上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跑過去一看,竟是多年未見的妻子——他們互相隱瞞,到目的地才發現,兩人去的是同一個地方。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嚴格的防範措施,使得當時美蘇兩國均認為我國的研製仍處在初始階段,他們在揮舞「核大棒」耀武揚威的時候,64年的一聲巨響,狠狠地給了他們一記耳光。他們的一邊「捂著」火辣辣的臉,一邊不禁的問:

「為什麼一點風聲都沒有?」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三、骨氣和信仰。

中美兩國在核彈研發過程中安全保密工作,都取得了成功。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來確保計劃不會被泄露,但也有本質的區別。

一是大環境不一樣。曼哈頓計劃執行時,全世界對核能還是一個極其模糊的或者說是一無所知的概念,只有極少數的人了解它,這種天然的保密「環境」是我們無法比擬的。

我國可以說是在兩個「超級大國」盯著的情況下搞研發的,天上的「U2」高空偵察機和地上的特務滲透,小時候看過的許多反間諜的電影,都反映了當時真實情況,這給我國「596」工程保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二是措施不一樣。作為國際性合作研發的核能研製,美方人員眾多,成分複雜,為此他們專門成立安全監督員隊伍,經過培訓的安全員,採取人盯人的方法;人們可以在安全員的監督下交往,甚至可以在監督下進行通信聯絡,可謂是「藕斷絲連」。

我國的保密工作原則是要斷就徹底地斷,人員調動和單位搬遷是在絕密情況下進行的,而且行動迅速,路上不停留,封閉式行軍,目的地是人跡罕至的荒漠深處。當然通信更是禁止的,沒有絲毫泄密的空間和時間。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當然,不管怎樣的措施,真正依賴的還是人們的自覺性。在物慾橫流的美國,其實是無秘可報,蘇聯就是通過間諜的滲透,掌握了核能。在我國是不可能出現的,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人們的保密意識很強,不需要去監督,因為人人都是監督員。

如果說面對美蘇兩國的技術封鎖與 「核訛詐」,我們不屈服努力攻關,那一定是中國人特有的骨氣;要說忍飢挨餓、自力更生的骨氣從哪裡來,一定是來自於信仰。這種信仰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自覺性,一個連家人都能守口如瓶的信仰,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克服。

中美絕密核研究,美國百密一疏被蘇聯掌握,我國防泄密更勝一籌


結語

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在你快崩潰、絕望的時候,一想起他依舊像打了雞血似的來了精神。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它包含著一個民族的骨氣、一個民族的能力、一個民族的驕傲。

沒有他們一輩子的隱姓埋名、奮發圖強,就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就沒有今天的挺胸抬頭。現在的許多人不能理解老一輩人的信仰,但應該知道他們對自己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