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歷經百年盜掘,專家搶救出五千件文物,總價值可買下一個國家
眾所周知,古人素來有「事死如事生」的傳統,帝王和貴族們更是會將大量財物一同下葬,由此自然也就引來無數垂涎的目光。儘管大家都知道古代王侯陵墓之中滿是財寶,但有這麼一座古墓,陪葬品的珍貴程度超出了所有的想像,也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僅僅31平方米的墓室,出土文物卻達五千件之多,保守估計其價值,也可以買下一個小國。
明代藩王形象
這座古墓就是位於湖北鍾祥的明梁庄王墓,墓主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孫、明宣宗朱瞻基之弟——梁庄王朱瞻垍,他也是明朝唯一一位梁王。據《明史·諸王世表四》載,「梁庄王瞻垍,仁宗庶九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安陸州。正統六年薨。無子,封除。」由於梁庄王朱瞻垍死時無後,因此將萬貫家財全都帶入墓穴之中,而這一傳言也就引來無數盜墓賊的垂涎和瘋狂盜掘。
明代親王墓地宮內景
為保護好這座珍貴古墓,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考古隊於2001年4月對梁庄王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通過前期發掘,考古專家推測,這座墳墓儘管歷史上曾被盜墓賊光顧多次,但由於墓穴整體浸泡在水中,所以墓室內部並沒有受到任何破壞。而且專家們還發現,這是梁庄王朱瞻垍與正妃魏氏的合葬墓,因此才有數量這麼多的陪葬品。
經過連續十多天的抽水,考古隊員們終於將梁庄王墓內積水抽干。當他們看到完好無損的古墓門時,他們才最終確信之前的盜墓賊全都失敗了,這是一座從未被盜掘成功過的古墓!得知這一信息後,考古隊眾人都倍感振奮,當墓室被打開後,在場所有人都被裡面的景象震驚了——遍地都是金銀玉器,在探測燈的燈光下宛如天邊繁星,閃耀著璀璨光芒。
梁庄王墓雙棺床舊照
經過清理,考古隊員們總共整理出金器、玉器、瓷器等文物5300多件,其中金、銀、玉器共1400多件,珠飾寶石等則有3400件,在這些金銀器上,鑲滿了大量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和貓眼石等珍貴寶石。經統計,出土文物中總含金量超過16公斤,銀量超過13公斤,玉量超過14公斤,可謂是價值連城。更令人驚喜的是,由於長期浸泡在水中,這批文物保存完好,現在仍熠熠生輝。
在眾多文物之中,最珍貴的當屬一頂金鑲寶石帽,冒頂上鑲嵌著一顆200克拉的無色藍寶石,這顆藍寶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藍寶石。除此之外,墓中還出土了花絲鑲寶石帶(24節帶銙和兩件金帶扣及一件金銷組成)、金鑲白玉腰帶、青花龍紋瓷鐘等罕見器物,每一件都足以入選國寶級文物。
鑲藍寶石金帽頂
對於墓中出土的大量寶石,一些專家指出其來源可能是海外貢品。因為不論是稀有的祖母綠,還是金綠寶石、貓眼石等都並非產自國內,而且造型精美、純度極高,作為珠寶而言已經價值昂貴,再加上還是文物,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如果硬要進行估價的話,墓中文物最起碼比得上一個小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從這一數據不難想像,梁庄王古墓中的文物何其珍貴。如此眾多的珍貴文物得以重見天日,可謂是中國考古界的一大喜事。
金累絲鑲青玉鏤空雙鸞牡丹簪
值得一提的是,梁庄王墓不僅是中國已發掘明代親王墓中等級最高的墓葬,還是繼明神宗定陵發掘以後,我國明代考古發掘中隨葬物品最為豐富精美的一座墓葬。也正因為梁庄王墓的發掘出土,才得以讓世人一睹這些稀世國寶的真容。
參考文獻:
《明史·諸王世表四》《明梁庄王墓發掘記》


※影響劉備一生的三位貴人,如果少了一個,諸葛亮也無能為力
※男子拿瓷瓶到國營文物商店,以500元低價成交,專家:撿到寶了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