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怪才金聖嘆戲弄主考官,考上了卻又不做官

明代怪才金聖嘆戲弄主考官,考上了卻又不做官

金聖嘆(1608——1661),名聖嘆,字若采,又名人瑞,號鯤鵬居士,漢族,吳縣人也(今蘇州吳縣)。金聖嘆是中國白話文學研究的開拓者,提高通俗文學的價值,卓有遠見,被視為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先驅。前人稱讚白話文學大多泛泛而論,他卻以細緻深入的評點,證明這些作品如何優秀,能與經典名作相提並論,白話文學自此在士人間更為流行。金聖嘆的最大貢獻,在於最早提高小說與戲曲的應有地位,是最早和最有影響力的通俗文學提倡者,並開創了細讀文本的文學批評方法,成為中國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之一,在小說批評的領域更是首屈一指。

金聖嘆生於1608年3月3日(萬曆三十六年四月十七日),童年時期貧困孤獨,九歲入讀私塾,刻苦勤奮,思想獨立,喜愛閱讀,尤其沉迷於《水滸傳》,成年後考取秀才,耗費無度,以致常處貧困。種種經歷使得金聖嘆養成了洒脫不羈,高傲奇特的性格,而他的才華更是無需贅言,是當時出了名的大才子。但是,這個才子卻是與眾不同,和其他才華出眾的人比起來,他卻是「怪」了許多。

通過對他的各種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幽默有趣、詼諧豁達,卻又不失風骨的名士。當時的科舉制度已經逐漸僵化,他無法直言不諱的表達自己對科舉制的不滿,便採取了個「曲線救國」的方式。有一年,上面派人下來考察生員,臨時從《孟子》中信手拈來一句「如此則安之動心否乎」作文題,讓許多生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死要面子的生員們豈敢一字不寫,交一張乾乾淨淨的白卷?只好東扯葫蘆西扯瓢,來個滿紙荒唐言。金聖嘆也在被考之列,也是無從下筆,卻又不願意胡說八道露了短。他靈機一動,在白花花的紙上寫道:「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白露蒹葭之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他一連寫了三十九個「動」字,字體又大,正好將白卷填滿。考察官見了,忍俊不禁,卻不得不裝著惱恨的樣子:豈有此理,莫名其妙!金聖嘆一本正經地說:「孟子說:『吾四十不動心』;孔夫子也說,四十而不惑。這就是說,人在四十歲以前還是很容易『動心』的,很容易被『迷惑』的,孔孟亦莫例外——四十歲以前的孔孟見到黃金萬兩、絕色佳人,難道心裡不痒痒?即便心裡痒痒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一連寫了三十九個『動』字,一個『動』字代表一年,正好在四十歲以前。如果我寫了四十個『動』字,就有辱孔孟之道了。」這番做法最後讓考官們十分惱怒,便把他趕出考場,不讓他繼續參加考試。但是下次科舉,他又前去戲弄一番。如此三次,他自己是感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卻也讓考官們憤憤不已,索性不讓他再考試了。但是這些卻難不倒咱們的大才子,他換個名字又去參加了科舉,但是這次卻沒有亂來,而是規規矩矩,認認真真的把試題做完,最後張榜時他赫然是榜上有名!但是大才子卻並不就仕,而是選擇過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

雖然金聖嘆不滿科舉,不滿明朝,但他從始至終都是衷心於明的。金聖嘆的舅父錢謙益,老奸巨猾,原是明崇禎手下禮部尚書,後李自成進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馬士英。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復滅,他又搖身一變,屈膝投降,當上清朝的禮部侍郎。這天,錢侍郎生日作壽,金聖嘆母命難違,前往祝壽。酒席宴上,一個個搖頭晃腦,彈冠相慶。獨有金聖嘆板著臉,不卑不亢,沉默不語。酒過三巡,一個打秋風的賓客過來拍馬屁了。他說:「錢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會,正好置酒論文,讓我等開開眼界。」一時間贊聲四起,金聖嘆倒也不推辭,站起來淡淡一笑:「盛情難卻,只好獻醜了。就提一對聯吧!」只見金聖嘆手握斗筆,飽蘸濃墨,寫道:「一個文官小花臉;」眾人一見,大驚失色,錢侍郞正在捋須的手一顫抖,不覺拔掉了幾根鬍子。心想,這小子也太狂妄了!這七個字可以亂寫?只見金聖嘆不慌不忙又寫了四個大字:「三朝元老……」眾賓客一見,臉上露出笑容。錢侍郎怕金聖嘆又來什麼邪勁,便走上前沖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誰知金聖嘆卻冷冷一笑,毫不遲疑,「刷刷刷」寫完,把筆一擲,拂袖而去。眾人一看,只見金聖嘆寫下的是十四個字:「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錢謙益兩眼翻白,手腳冰涼,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當時的社會將就禮節尊卑,但他卻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對姦猾舅父的鄙視。

金聖嘆不僅以別人的事作為自己幽默的題材,對於自己的事亦是不放過,少不了戲弄一番。因為不滿當地新任縣令的做法,他聯合當地的士人借哀悼順治帝前往孔廟發泄自己的鬱憤。最後被清朝為威懾江南士族而判處死刑,這便是「哭廟案」。大師金聖嘆文筆幽默,幽默了一輩子,連臨終要事也還是幽默——大師身陷囹圄將被斬首時叫來獄卒說「有要事相告」。獄卒以為大師會透露出傳世寶物的秘密或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拿來筆墨伺候大師。但沒想到大師的「臨終要事」竟然還是幽默。金聖嘆指著獄卒給的飯菜說:「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這也是大師最後一句被記錄下來的話。大師一生極其愛酒,行刑當天,家人自是為他準備了好酒,痛飲一番後,大師大笑到:「砍頭,人生之痛事也;喝酒,人生之樂事也;喝酒砍頭,砍頭喝酒,痛快痛快!」只見刀光一閃,一代怪才就此隕落。人頭落地後,金大師的兩隻耳朵中各滾出兩個紙團,人們打開一看,卻是「好」、「痛」兩字。看後讓人五味雜陳。

金聖嘆,的確是值得讓人感嘆的人,他一生洒脫不羈,才華超絕,卻不呆板沉悶,而是與詼諧有趣相伴,可謂是真真的「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中哪位才子活的最長壽?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