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專家警告:北極陸上冰雪融化速度翻三倍,每秒向海洋注入上萬噸水

專家警告:北極陸上冰雪融化速度翻三倍,每秒向海洋注入上萬噸水

近日來自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的一項研究顯示,自從1986年以來,北極陸地冰的損失率增加了三倍,從1986-2005年的每秒近5000噸水已經增加到了現在(2005年-2015年)的每秒14000噸水。

研究人員通過這項新研究重新確定了整個北極地區從1971-2017年這過去40多年間,陸地冰蓋總量的年度變化。在經過衛星數據和現場測量等多方面的考查後,科學家們確定,在過去十年中,北極冰川、冰蓋和格陵蘭冰蓋平均每年損失447億噸冰,同時,北極的冰損失率已經在最近10年間翻了近三倍。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和GEUS高級研究員William Colgan解釋稱,自1992年以來,北極陸地冰的海平面貢獻已經達到了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北極已經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最大的區域。而再詳細一些,比如說地球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這是北半球最大的冰蓋之一,它損失的冰雪佔到北極對海平面上升貢獻的近一半(46%)!

研究者Jason Box則指出,如果人類能夠有辦法將近期北極地區損失的冰川收集起來再分配,對於全世界近80億人口而言,北極地區損失的冰川足以讓每個人每年每天獲得160升水!但不幸的是這些水很大一部分成為了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驅動力。

除了格陵蘭的冰融化引人矚目外,在阿拉斯加,主要的冰川損失來自於其表面融化的增加,而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冰損量與阿拉斯加的冰川損失差不多,與北極周圍其他地方一樣,加拿大北極地區冰川的長期增加也是由於夏季變暖導致地表融化增加所致。而北極的其他地區,比如俄羅斯北極地區,斯瓦爾巴群島、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這些地方的冰川損失也對海平面上升有著重要作用。

科學家們發現,自1971年以來,這些地區的總和產生了23毫米的海平面貢獻,而冰川消融的加速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這與當時北極氣候轉變為升溫模式密切吻合。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北極地區的消融仍會繼續,這意味著它會繼續推動海平面的上升,從而使海平面問題發展成為未來人類的大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北大西洋濤動發飆!歐洲美國被凍慘局部積雪半米!會影響我國嗎?
這次上海能不能下雪?權威數據:主要看吹什麼風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