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三光」政策實為「燼滅作戰」?百團大戰竟是潘家峪慘案元兇

日本「三光」政策實為「燼滅作戰」?百團大戰竟是潘家峪慘案元兇

上個世紀的中華大地,飽受戰火的肆虐,日本侵略者向中華大地實施侵略。這是一場企圖滅絕中華民族的侵略,那些已經泯滅人性,喪失良知的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進行了一次次的屠殺與掠奪。尤其是「三光政策」下的暴虐行徑,更是被人唾罵已久。那麼日軍的這個政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940年,日本準備實施南下政策,以此來掠奪英美法等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資源,並以此來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軍部為了能「大幹一場」,更是想早日解決在中國戰場上的問題。故此開始加速對中國的戰爭,一方面利用國際勢力對國民党進行誘降,另一方面又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猛烈的攻擊。

日本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華北地區,,實施以鐵路、公路、據點聯合作戰的「囚籠政策」,以此來達到分裂抗日根據地的目的,以此來鞏固在華北地區的戰爭優勢。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封鎖,八路軍總部開展了一次鐵路破襲戰,最後演變成百團大戰,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

備受打擊的日軍,開始對華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報復行動」,將行動定為「燼滅作戰」,肆意殺害軍民,對糧食房屋等人進行毀滅式的破壞。這便是最初的三光政策,由此可見,「三光政策」也是有組織、有系統的。隨後在11月16日,日本軍部通電日軍,在中國實施「殺光、燒光、搶光」的野蠻政策。

「三光政策」的始作俑者其實是多田駿,而將其徹底「發揚光大」的是無恥戰犯岡村寧次。岡村寧次執行的「三光政策」是日軍當中,最為狠毒、最為慘烈的,也是日軍所有部隊中使用次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人。「三光政策」的執行,造成的結果便是眾多慘案的發生。如1941年的潘家峪慘案;1942年的冀中慘案。據悉,日本在華北地區執行的三光政策直接讓近2500萬人逃難、或者喪生。

「三光政策」其實就是在百團大戰過後,日本軍部為了報復中國軍隊,進而採取了侵略性更強,歹毒的戰略政策。日軍希望藉此來摧毀中國軍民的戰鬥意志以及物質基礎,繼而達到稱霸中國的目的。當然也不能偏頗地認為百團大戰就是那些慘案的元兇,那些慘案的罪魁禍首還是那些侵華的日軍。勿忘國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老蔣八大金剛之一,6年從少校到上將,人稱儒將竟迎娶一對姐妹花
林彪捲入「高饒事件」,高崗說不能讓周總理掌實權,主席卻做這事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