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預防癌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預防癌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黃帝內經》云:「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多年來人們懷著「根治癌症」的良好願望,卻使用了大量效果欠佳甚至缺乏目的性的治療,結果不言而喻。腫瘤治療花費巨大,科研成本也很高,過度關注癌症治療而忽視預防必將佔用大量的醫療和科研資源。

實際上,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獲得治療癌症的神丹妙藥,而是擁有「治未病」的良方,遠離癌症、健康生活。那麼,預防癌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科學家認為,癌症是一種基因病,但僅有約5%~10%的癌症是直接由與癌症有關的遺傳基因引起,大部分癌症與細胞內遺傳物質改變和損傷的長期積累有關。吸煙、感染、輻射、工業化學物和污染、藥物以及食物、營養、運動等都是癌症發生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發布的癌症預防數據顯示,通過健康飲食、定期體育鍛煉以及保持健康的體重,中國每年有62萬例癌症可以得到預防。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防止環境致癌因素的入侵,還要從飲食、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內外兼修,把癌症拒之門外。

(一)防止致癌因素入侵

1、避免職業性致癌因素,加強環境保護。

接觸放射性物質的工人易患白血病,石棉廠工人易患肺癌。因此,企業和個人都要高度重視職業性致癌因素對身體的危害,不斷改善工藝、加強個人防護,保證生命健康。

2、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和居家用品污染。

建議選用環保裝修材料和傢具;新裝修居室最好3個月以後再入住;不在室內吸煙,每天定時通風換氣,及時抽除廚房油煙;在室內養殖一些綠色植物如吊蘭、蘆薈等;不在室內飼養寵物;選用質量可靠的化妝品、美髮劑、防蛀劑、洗衣粉、兒童玩具、衣物和家紡用品等。

3、預防家電、手機的電磁輻射。

電腦、電視機、微波爐、手機等產生的電磁輻射為非電離輻射,與癌症的關係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我們仍要注意防範,最大限度減少其危害。平時不要把電器放在卧室里,不用時要隨手關閉電源;家用電器不要集中擺放;微波爐開啟後,人應遠離1米以上;看完電視後要洗臉;使用手機接聽電話時最好使用耳機,盡量減少手機與身體的接觸,晚上睡覺時應關閉手機。

4、減少食品及其加工污染,選擇合理烹飪方式。

應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製劑的應用。此外,還要減少各種食品添加劑使用,如各種色素、防腐劑、穩定劑、增味劑等,並選用質量合格的食品包裝材料,避免劣質塑料包裝對食品的污染。避免烤、煎、炸等烹飪方式,多選擇蒸、煮等烹飪方式,若煎炸應盡量減少煎炸時間。

5、避免醫源性致癌因素。

減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照射,如胸透、X線片和CT等,若必須檢查,可主動向醫生提出穿戴鉛防護用品,保護非照射部位特別是性腺、甲狀腺等敏感部位,家屬盡量不要進入檢查室內陪同;不濫用有致癌作用的藥物,如砷劑、非那西汀等。

6、預防和治療致癌因素感染。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引發胃癌的危險因素。預防胃癌可行措施之一就是預防和及時治療Hp感染。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採取「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防止Hp經口傳播。其次,有經常胃部不適或有Hp感染家族史的人可到醫院進行「呼氣試驗」,若檢查發現有Hp感染,可在臨床醫師指導下接受抗生素的三聯或四聯療法治療。

此外,一些與病毒感染有關的癌症還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比如注射乙肝疫苗可有效預防乙肝病毒感染,進而實現預防肝癌的目的。子宮頸癌病因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望成為人類通過注射疫苗和早診早治來預防並消滅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遠離煙草

有專家指出,通過控煙可以減少80%以上的肺癌和降低30%的癌症總死亡率。吸煙者要深刻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並發動家庭和社會力量監督自己,積極戒煙;未吸煙者要遠離煙草,拒絕吸第一支煙。

2、避免肥胖

肥胖不僅影響美觀,還會給身體造成很大危害。肥胖者患各種癌症的機會也大大增加,如結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怎樣才算肥胖呢?通常以體質指數(BMI)作為衡量指標,BMI=體重(kg)/[身高2(m)],介於18.5~24.9之間為正常體重範圍,肥胖是指BMI超過28。腰圍是衡量腹型肥胖的指標,亞洲人腰圍推薦參考值為男性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

3、保持積極的身體活動

運動對癌症有預防作用。每天應該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強度相當於快走),可以在上下班路上、出門辦事途中或是在學習和工作的間隙進行;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加,每天要有1小時或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或30分鐘以上的重度身體活動,如游泳、跑步、跳舞、划船、騎車、登山、足球等。一定要避免久坐不動的習慣。

4、合理膳食

烘焙食品、甜點、漢堡包、炸雞塊、炸薯條等高能量的食物要少吃,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最好喝白開水;每天至少吃400克不同種類的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包括綠葉蔬菜、西蘭花、茄子、蘿蔔、芹菜、西紅柿等,不包括土豆、山藥、甘薯和芋頭等);每頓飯都吃相對未加工的穀類食品或豆類食品,限制精加工澱粉類食物的攝入,如麵包、義大利面、蛋糕、餅乾等;紅肉攝入每周要少於500克,避免進食加工的肉製品,如火腿、熏牛肉等;成年男士每天攝入酒精量不超過20~30克,女士減半,孕婦和兒童不應該飲用含酒精的飲料;限制鹽攝入量,保證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不用鹽保存食物,避免食用鹹菜、鹹魚等腌制食物;避免食用發霉的穀類或豆類。

此外,我們強調通過膳食本身提供身體營養需要。對於健康人而言,不推薦使用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在專業醫務人員指導下服用適量的營養素補充劑。

正在進行手術、化療或放療的患者、術後患者和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營養建議。若沒有特殊建議,則仍要遵循上述條款中關於膳食、健康體重和身體活動的建議。

5、心理調節

精神心理因素和癌症的發病息息相關。長期的情緒壓抑和內心的絕望常常會誘發某些癌症。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一輩子中總會遭遇各種挫折和磨難,但有的人能堅強應對,有的人卻心灰意冷;有的人把事情看開,寬宏大量,有的人給自己套上枷鎖,鑽牛角尖;有的人找親友傾訴,尋求幫助,有的人暗自流淚,鬱鬱寡歡。其實,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就選擇了一種活法。

性格敏感、抑鬱寡歡的人應多參加集體活動,結交熱情豁達的朋友,克服怯懦,試著和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讓壓抑的情緒有個出口,而不是一味忍讓;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和練瑜伽以減輕心理壓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預防癌症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口腔疾病,對預防口腔腫瘤有一定作用;一年四季注意防晒,選用合適防晒倍數的防晒霜,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14點間外出,若外出可穿長袖的衣物,戴太陽帽和太陽鏡,保護皮膚和眼睛免受紫外線的照射損傷,預防皮膚黑色素瘤;早婚、早育可能引起子宮頸的損傷,增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所以晚婚晚育也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途徑之一。

(三)定期體檢 主動篩查

預防癌症還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防癌體檢有助於發現早期癌症,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該類體檢一般在腫瘤專科醫院開展。

專家建議,35歲以上男性,如果有癌症家族史,則應每年做1次防癌體檢,育齡女性最好每年做1次婦科檢查。此外,癌症高危人群還可以通過參加癌症篩查,發現早期病變,儘早治療,擁有健康。

早癌篩查適合人群

胃癌 40歲以上男女 每年1次

肺癌 40歲以上男女 每年1次

大腸癌 40歲以上男女 每年1次

宮頸癌 20歲以女性 每2年1次

乳腺癌 40歲以上女性 每2年1次

為健康投資吧,病前幾十元的防癌投入,可能會節省病後幾萬元甚至是幾十萬元的花費。從今天起,請遠離致癌因素,積極控制與癌症相關的感染,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主動篩查,這樣我們就擁有了應對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武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治未病」的「上醫」。

返回公眾號主頁,輸入關鍵詞如

膠質瘤 · 室管膜瘤 · 脊索瘤 · 髓母細胞瘤 · 顱咽管瘤 · 腦膜瘤 · 鼻咽癌 · 乳腺癌 · 肺癌 · 肝癌 · 胰腺癌 · 胃癌 · 滑膜肉瘤 · 軟骨肉瘤 · 橫紋肌肉瘤 · 尤文肉瘤 · 骨肉瘤 · 結直腸癌肝轉移 · 腎癌 · 腎母細胞瘤 · 前列腺癌 · 兒童腫瘤 · 視網膜母細胞瘤 · 神經母細胞瘤等專題繼續更新中......

了解更多醫療專題與質子重離子、微粒子栓塞術等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攜康長榮 的精彩文章:

向死而生—不可或缺的死亡教育

TAG:攜康長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