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獨角獸背後的「隱形冠軍」,十年熬到to B的春天

教育獨角獸背後的「隱形冠軍」,十年熬到to B的春天

到了2018年下半年,中國的to B業出現拐點。馬化騰喊出:「沒有產業互聯網支撐的消費互聯網,只會是空中樓閣」,接著調整公司架構,向產業互聯網轉型。王興也判斷,「中國互聯網如果想回暖的話,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是由供應鏈和to B行業的創新來驅動的。」

to B的春天來了。

教育獨角獸背後的「隱形冠軍」,十年熬到to B的春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拓課雲創始人范旭宇

1

十年到to B春天

對於拓課雲創始人范旭宇來說,這個「春天」是他熬出來的。

范旭宇和聯創是中國最早一批做軟體視頻會議的團隊。2003年,大學畢業的范旭宇步入視頻會議行業,先後在寶利通(Polycom)、北航6系實驗室、威速科技等企業工作,在音視頻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資源和銷售、運營經驗。現在拓課雲的CTO王曉偉進入該領域更早,從1998年便開始做音視頻的底層架構。

2008年,范旭宇開始創業。他向創業家&i黑馬錶示,國內視頻會議的典型問題就是難以做大。

首先跟商業模式有關,傳統的視頻會議都是基於一次性買賣的形式去做,今年做到1000萬,明年很難做到2000萬,甚至可能連1000萬都做不到。其次,隨著技術的發展,視頻會議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剛性需求,電話會議或者微信都可以替代它。

2014年6月,做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尚德機構宣布全面轉型線上,停止所有面授訂單,只賣互聯網訂單。到了第四季度,流水便開始持平。

范旭宇從尚德的案例中,察覺到整個行業的變化,也看到了新的商機。「未來教育一定會線上化,並且一定是碎片化和切片化的教育場景。線上會複製線下的路徑,先是在線大班課,接著在線1對1,最後在線小班課。在線教育從大班課轉移到小班課,必然需要對應的技術支撐,強互動的音視頻交互直播技術走向風口。」

范旭宇當時還是51Talk的第一批用戶。「我用QQ語音跟著菲律賓外教上了8個月的課,一直不知道老師長什麼樣,老師從來不開視頻,一開就卡。」在線學習雖然很方便,但學習體驗在當時卻很差。

由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痛點聯想到市場受眾同樣體驗的心理,加上對行業大趨勢的判斷,范旭宇決定帶領公司戰略轉型。

2015年,拓課雲正式從做視頻會議轉變成做在線教育互動平台。

然而,轉型之路沒有想像的順利。范旭宇表示:「我們發現視頻會議行業的很多經驗在教育行業完全不適用。」視頻會議用戶量偏小,對伺服器大規模的分發跟集群要求不高,並且即使稍微卡頓,也不影響公司正常開會。但到了在線教育領域,很多問題和挑戰就浮現了出來。

第一,教育的集中度是晚上7點至9點,8點達到高峰,大並髮帶來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第二,教育的用戶對卡頓的容忍度非常低,體驗不好會直接導致退費。第三,教育的用戶多是小學生,不像視頻會議用戶的成年人,這需要產品做得足夠簡單易操作。

2017年是范旭宇記憶深刻的一年。這一年,拓課雲產品打開了全國市場。也是這一年,拓課雲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平台不穩定事件。

「同時兩萬多節課,瞬間達到一個歷史最高峰值。」雖然技術上及時做了處理,也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掉單,范旭宇回憶起來仍然覺得十分驚險。

從這以後,拓課雲開始增加伺服器,加大技術投入,提升技術壁壘。范旭宇也反覆跟團隊強調:「我們要讓用戶想起拓課雲,首先想到的是穩定。華麗功能的根基是穩定,用戶的剛需是第一。」

到了2018年,市場迎來在線教育和to B服務的大爆發。但對於范旭宇來說,他和團隊已經to B領域創業10年,轉型教育方向3年。

現在的「春天」,是他們熬出來的。

2

獨角獸背後的「隱形冠軍」

如今,拓課雲平台上每天的課時量超過20萬節,數十萬人在線學習。國內多家知名教育機構都是拓課雲的客戶。2018年,拓課雲服務的客戶超過1000家,年銷售額近億元,拓課雲成為教育獨角獸背後的「隱形冠軍」和「to B獨角獸」。

德國作家赫爾曼?西蒙在代表作《隱形冠軍》里提到,「隱形冠軍不像大公司那樣擅長打宣傳戰,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上,將顧客的關係建立在經濟和理性,而非感情和友誼的基礎上。」

拓課雲便是如此。此前很少聽到拓課雲的宣傳的聲音,如果創業黑馬沒有發布產業獨角獸榜單,從而對項目的規模和營收進行了收集和評估,依舊很難發現這家藏在眾多教育獨角獸背後的企業。

如今拓課雲的成功跑出,讓我們對教育領域的to B企業,甚至所有領域的to B企業有了新的認知。

美團王興曾和朋友探討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這些to B的企業活這麼慘呢?為什麼美國能產生這麼大的to B的企業中國產生不了呢?」最後他們得出答案,美國整個國家的商業周期非常長,企業能用來競爭和發展的東西都用光了,不得不在內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新服務。美國的to B巨頭,都是給企業或者給商家提供解決方案的。

范旭宇的判斷和其很相似。「企業機構選擇一個產品。第一,to B最核心的壁壘就是技術,技術要好要穩定,才可以保持持久的核心競爭力。第二,產品要符合客戶的應用場景,切實地為商家提供生態化解決方案,為它們的發展賦能。」

目前拓課雲有兩個產品業務,一個SaaS,一個PaaS,一個標準化,一個定製化。收費標準統一按流量時長收費。拓課雲的B端獲客,主要來自口碑、地推、會銷以及線上推廣,其中以口碑介紹為主

「整個教育市場是個萬億級的市場,在線教育也會達到3000億至4000億,我們覆蓋3%,就是一個百億級的企業。」范旭宇判斷稱。

當然,拓課雲的企業願景不止於此。經歷了兩輪融資後,企業順利發展到第二個階段,范旭宇最近就在反覆思考:拓課雲最終要成為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我們想做成一個全球領先的音視頻技術的提供商,也希望能在接下來兩年內實現上市。不僅服務於教育行業,我們也可以服務其它領域。不僅面向國內,我們也開拓了海外市場。」

目前,拓課雲在國內做的都是教育領域,在海外則包含會議、社交、娛樂等多個方向。當然,初期發展階段,拓課雲90%以上的營收都還來自國內的教育市場,這也說明範旭宇當時做出的戰略轉移決定是符合市場和行業趨勢的。

赫爾曼?西蒙也提到,「隱形冠軍們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是基於什麼樣的衝動並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目標和慾望在驅動著他們往前走,重要的只要他們在世界某一個角落嗅到血腥味,他們就會生龍活虎,一往向前地去追逐。」

3

教育行業鮮為人知的真相

對於行業的發展,范旭宇也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未來教育行業最大的市場,一定是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轉到線上,純線下將很難生存,這一點在2018年底「海淀黃庄整頓颶風」中也得到印證。

「線下需要高昂的房租成本和管理人員的成本,線上成本相對較低。並且,在線化可以將線下3到5公里的輻射半徑,擴大到10公里、20公里甚至50公里。」范旭宇進一步補充道:「現在一線城市的線下機構已經普遍在線化了,接下來會蔓延到二三四五線。」

有人認為在線教育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最後可能就剩下頭部的一到兩家。范旭宇有不同的看法,「從我們後台數據來看,很多做語培類的小教育機構活的非常好,線上作為線下的補充,使得它們在線上的獲客成本很低,不需燒錢還能盈利。」

根據拓課雲後台數據,范旭宇向創業家&i黑馬分享了五個觀點和判斷。

第一,教育行業不會是獨角獸壟斷的行業。尤其K12教育很難壟斷,每個省的內容、學科都不同,很難一家獨大。未來還會是一個相對分散的局面,各區域的小教育機構們也會有各自存活的空間,甚至會獲得很好。

第二,在線1對1的商業模式是成立的。行業一直傳言在線1對1不成立,但很多小的線下教育機構做在線1對1模式是能盈利的。當然,這個模型不適合大的在線教育機構,大在線教育機構獲客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高。

第三,線下大班課也能複製到線上。傳統在線下做大班課的教育機構,複製到線上也能保持盈利模式。比如線下一個老師給200人上課,每個學生收200,轉型線上後,收入並沒有減少,還是一個學員收200。

第四,在線素質教育增長迅速。特別是在2018年,我們簽了多家素質教育的企業,包括美術領域的美術寶,音樂領域的熊貓陪練。

第五,2019年教育行業會有一個短暫的鎮痛期,因為資本的問題,會有一部分企業堅持不下去。但整個教育市場的體量不會減少,C端用戶有剛需,這個行業的用戶量還會持續加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