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洋颱風一次就廢掉10艘航母,卻對潛艇無可奈何,原因都在這裡!

大洋颱風一次就廢掉10艘航母,卻對潛艇無可奈何,原因都在這裡!

颱風是一種性格暴虐的熱帶氣旋,每年的颱風季節,我們常從媒體看到颱風登陸帶來的災害景象,確實觸目驚心。實際上,那只是颱風登陸後,由於維持颱風的動力因素減弱、陸地地形起伏的阻擋摩擦,使得颱風減弱之後的表現。可以想像,在動力充沛、浩瀚無阻的大洋之上,最大風速超過16級的超強颱風會形成何等的驚濤駭浪。

颱風襲來時,航行在大洋的水面船舶,包括數十萬噸的油輪、十萬噸級的航母,在16級大風和十數米巨浪的操弄下,都不過是掌中玩物,隨時可能失控甚至傾覆。在這方面,強如美軍也有過痛徹心扉的實際體驗。美軍上將哈爾西曾兩次領教颱風的手段,一次就損傷10艘航母、146架戰機,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空前絕後的記錄。

與水面艦船惶恐躲避大相徑庭的是,潛艇面對肆虐的颱風巨浪之時,就要穩健的多:要麼下潛至安全水深,要麼坐底避風,但絕對不會浮出水面。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潛艇獨特的設計使其重心位於浮力中心點之下,因此在水下航行時不會翻船。即使發生傾斜,也能夠自動恢復。

為確保潛艇在水中垂直方向的穩定,潛艇在設計時就進行合理布局,較輕的艙室在上層,較重的艙室多在中線以下,並在龍骨敷設壓載鉛板,使得潛艇的重心位於浮力中心點之下,就好像時刻有一個吊墜向下拉住潛艇,成為一個水中的不倒翁。為了防止受海涌影響船體橫傾、縱傾過大,潛艇的前後、左右還布置了十餘個水櫃,可以通過調整內部水櫃的水量,控制艇體平衡。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海浪儘管能量巨大,但絕大部分能量沿海面水平方向傳播;當垂直向下傳播時,這些能量卻以幾何級數急劇減弱,到了水下稍深處,幾乎感受不到海浪的影響。

海浪是海水在風的切應力作用下形成的運動。風的切應力將風能傳給海水,使表層海水沿風切應力作用的方向開始運動,也就是海浪。海浪強度與風的切應力大小有關,切應力大小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風速越大,海浪越強。

表層海水的運動通過海水的摩擦作用向下傳遞,引起下層海水運動;但隨深度的增加, 海浪強度卻以幾何級數急劇減弱。據計算,深度每增加波長的九分之一,波峰就減低一半;在等於半個波長深度的地方,大約只有原來的5%;深度相當於一個波長的時候,弱到原來的0.2%。

舉個例子:在大洋深處,海浪的波長可能超過400米,就算此時海面出現20米的巨浪,此時水下200米處的海水運動,形成的波峰大約只有1米。由此可見,潛艇在水下稍深的位置,所受到的海浪影響其實微乎其微。通常情況下,海洋中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處,此時即便海面上巨浪滔天,水下稍深處也會是靜謐平和。

現代潛艇的潛深已達300米以上,有些甚至達到600~800米。就算正常的潛航深度,也已達到240米左右。因此,潛艇在颱風到來時都會選擇潛入深水,就可以安全躲避颱風巨浪的襲擾。

儘管颱風對水下的潛艇影響甚微,但對近水面航行的潛艇影響則非常之大,不僅危及潛艇安全,也會嚴重影響潛艇戰術巡航動作。

潛艇在大海深處潛航或坐底,一般是為了躲避探測、躲避風浪,從而保持隱蔽,保障安全。但潛艇在執行戰備任務時,多數戰術動作必須要在近水面航行的情況下完成。

近水面航行是潛艇正常巡航和作業使用的水下航行狀態,包括通氣管(潛望鏡)航行、武器發射時的低速航行等,此時的潛艇距離海面大約只有10~50米(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發射水深較潛,魚雷發射可以更深),此時的海浪對潛艇的影響較大,潛艇的縱橫搖動又會影響導彈發射姿態、導彈出水姿態、聲吶探測等,嚴重時不僅導彈無法發射,潛艇自身甚至有傾覆的危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兵器 的精彩文章:

退役軍人的好消息:擬定保障法規,登記個人信息,懸掛光榮牌匾

TAG:新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