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場上的士兵為什麼敢於衝鋒陷陣?真相或許超出想像!

戰場上的士兵為什麼敢於衝鋒陷陣?真相或許超出想像!

無論是金戈甲胄的冷兵器時代,還是槍彈橫飛的熱兵器時期,戰場上總少不了那些義無反顧衝鋒陷陣的士兵。攻城戰中,率先攀上城牆的士兵總被射落城門之下;野戰對壘時,前排士兵沖向敵陣地總被第一批收割;甚至西方排槍戰中,也總是第一排的士兵首先倒下。

看到這些站在前排直面刀槍的勇敢士兵,很多人在感慨之餘,也都會心生疑惑:這些率先衝鋒的士兵究竟怕不怕?實際上,血肉之軀面對刀光彈影的生死之戰,豈有不怕的道理!但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的向前衝鋒,不外乎內外兩個因素。內因主要體現在職責、使命、榮譽感等,外因主要是物質精神激勵或者負面激勵。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歷史上的無數次戰爭一再印證了「萬骨」成就「一將」的殘酷真相。

「憑君莫話封侯事」似乎告訴了我們另外一個真相:一路披荊斬棘、浴血搏殺的初衷,也不過是「封侯」二字。推而廣之,戰場上的士兵前仆後繼、生死相搏的背後,很多時候離不開「利益」的刺激。這個利益,或是封官加爵,或是賞金重酬,或是立功授勛,甚至是鄉鄰傳頌、光宗耀祖的「美名」。

電視劇中常聽到一句話:「弟兄們,給我上,誰拿下**賞大洋200!於是,一眾小卒興奮中魚貫而上。看到沒,這種時候,金錢、功勛,甚至美色,往往成了最令人亢奮的驅動力,甚至不惜甘冒衝鋒陷陣的生命危險,勇往直前,浴血奮戰。

不能報國平天下,枉為男兒大丈夫。

如果說「利益」是士兵衝鋒陷陣的現實驅動力,那麼「責任」就是戰士勇往直前的最崇高追求。

中國人傳統的人生追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傳統價值觀的核心就是:責任擔當。

聚焦到軍隊這個特殊的群體,職責、使命更是軍人的基本要義。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在血與火的戰場上,軍人們因「信念」聚合成為一個整體,又因「責任」凝聚起相互支持信任的集體榮譽感,這就意味著在生死抉擇面前,要以履行職責為首任,直面槍林彈雨,捨生衝鋒陷陣,不惜為信念、為戰友流血犧牲。

歷史告訴我們,當年的抗日戰場上,面對武器裝備更加先進的侵略者,無數的中國軍人沒有官職金錢之惑,甚至沒有榮譽嘉獎之許,但憑藉的是民族大義、滿腔熱血、職責使命,以血肉之軀堅持13年抗戰,並奪取了最終的勝利。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

這本不是古詩中的原文,特別是後一句,已經是今人的演繹。前一句出自《史記· 廉頗 藺相如列傳》:「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說的是通往戰場的道路很遠,艱險又狹窄,兩軍在此相遇就好比兩隻老鼠在洞里爭鬥,哪個勇猛就會取得勝利。

換言之,在戰場上,對陣的雙方哪個勇猛,哪個就會贏得戰鬥的勝利。試想,前鋒的戰士如熱刀切牛油一樣侵入敵軍,收割成片的敵人,將會給敵人帶來何等的震懾,對己方戰士帶來何等的激勵。

作為戰場的指揮官,自然明白軍心士氣的重要性。在排兵布陣時尤其注重兩軍交鋒最前沿的士兵,通常都會選擇軍隊中的精銳。這些戰士往往具備豐富的經驗、高昂的士氣、強健的體魄,也會具備極強的責任意識和無畏氣概,他們將自己的生死與個人榮譽、主官信任、軍隊存亡緊密聯繫,並升華成堅強無畏的精神力量,在戰鬥的最前排捨生發起衝擊。

戰場的督戰隊對逃兵的嚴苛處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古今中外的軍隊,都有類似督戰隊這樣的特殊存在,他們的職責主要是監督士兵,防止臨陣退縮或逃兵,甚至可以就地處決。即便是沒有這樣的設置,戰場的主官也有臨陣處置逃兵的特權。

在這個問題上,古代蒙古人尤為嚴苛。他們曾經征戰亞歐大陸,開闢了史無前例的廣袤疆域。行軍打仗幾乎戰無不勝,除了蒙古人自身的驍勇善戰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蒙古人對逃兵避戰的嚴厲懲治。

據記載,蒙古人在作戰中,如果十個人的小隊中,有一兩個人逃跑,其餘的人則會被處死;如果十個人全部逃跑,他們的上級「百夫長」以下的人就會被全部處死;如果全體退卻,那麼所有的人都會被處死。

蒙古人正式使用這套嚴酷的逃兵懲處辦法,迫使各級軍隊層層凝聚成一個整體,進而形成了強大無匹的戰鬥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兵器 的精彩文章:

大洋颱風一次就廢掉10艘航母,卻對潛艇無可奈何,原因都在這裡!
殲-20首次打開彈倉,展示全新空戰武器引爆珠海航展現場

TAG:新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