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顏真卿《祭侄文稿》「篆籀」筆法,你看懂了嗎?

顏真卿《祭侄文稿》「篆籀」筆法,你看懂了嗎?

顏真卿墨跡《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堪稱「國之重器」。這幾天因為收藏方台北故宮博物院出藉此帖給日本東京博物館展出,引發熱議。如果要總結網路評論的關鍵詞,那就一個字:怒!如很公眾號所共轉的標題:網民怒了!

不過,此事也有一個發酵過程:2018年下半年,有一些公眾號推出日本東京這個大展的消息,用的標題是「碾壓」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大展」,甚贊日本這個展覽的展品規格。2019年元旦過後,風頭轉向,藉助台灣島內媒體的抨擊,開始質疑「出借」的正當性、安全性、必要性等。14日,人民日報微媒體發聲:「誰幹的!」網路媒體的討伐口標由程序正義轉向,開始出現定義為「政治獻媚」的字眼。15日,台北方面正式做出回應:「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重申,因應特定展覽主題出借典藏文物,並於展期內限期展出,屬國際博物館間常見的館際合作形式。」

關於此事引發的輿情動向,有待進一步觀察。

「開」字,如上所述,使轉半圈出來的線條,更顯蒼古。多加註意的是,第一筆的「筆尖(鋒尖)」在左還是在右?

上面對幾個字進行了筆法解讀,或有人會嗤之以鼻:「顏魯公在當時的情緒下,根本就不會考慮這些細節。」這話沒錯,但你要明白,他的隨手一揮,源自於長期正確筆法的條件反射。

不搞清楚這些問題,會被傅山罵的:「不知篆籀從來,而講字學書法,皆寐也。」

(「篆籀」中更為隱秘難察的「方圓結合」——方筆與圓筆兼備,限於篇幅,這個以後我們再聊吧。)

|結語|

針對此次輿論事件,與其現在義憤填膺,不如早早潛心研究。不要「好東西」雖然存在在家裡,但你學了一輩子書法,到老卻還是一句「一團糟」打發了它,還是看不懂,那才真的丟人了。

顏魯公的筆墨真跡,和碑刻《多寶塔》、《顏家廟》還是有區別的。學習者要小心碑刻「失真」,而要珍視墨跡的價值。如果只懂對碑刻「臨得像」,死路一條。

中國古代法帖,尤其是顏魯公《祭侄文稿》一類的真跡,堪稱「寶筏」。我們的先輩代代相傳,正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寶筏」是可以渡人的——告訴後世的人們如何抵達書法的彼岸。這也是我們需要不斷挖掘這些筆墨真跡的價值所在。

木心說:

日本的書法,婢作夫人,總不如真。

中國當代的書法,婢婢交譽,不知有夫人。

這話罵日本人挺狠的。反之,如果中國人對自己家「丑夫人」也看不進去,那挺讓人臉紅的,就會聽到千年前顏魯公的一聲嘆息:嗚呼哀哉!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歐陽詢的楷書集字春聯,含有橫批,一共16幅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