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Eastshade:探索世界的方式不只有暴力,還有繪畫

Eastshade:探索世界的方式不只有暴力,還有繪畫

本號獲得國內專註獨立遊戲的網媒——Indienova的授權,開始不定期轉載原創文章。希望我們這次的合作能夠帶領大家拓寬遊戲視野,提升姿勢水平。不僅對「薅羊毛」了如指掌,也能對遊戲業界擁有自主的思考,不再「聽得風,是得雨」,被「節奏大師」牽著鼻子走。

讓我們共同進步吧

來indienova官網,挖掘獨立遊戲的更多樂趣

引言

Eastshade 的開發歷程似乎已經有了為數不短的年頭:以它命名的工作室 Eastshade Studios 成立於 2013 年,而關於 Eastshade 本身,最早的消息可以追溯到 2015 年。

遊戲機制本身並不複雜,聽上去還帶有一絲浪漫:玩家將扮演一名旅行畫家,通過作畫的方式感受東方世界的魅力,並且以此為契機結交當地居民。帶有他者視角的目光窺探,難免令人想到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而作畫本身則使人聯想到諸如 Loving Vincent 之中找尋的那段故事。

繪畫

然而,擅長 3D 環境搭建的 Danny Weinbaum 在創建 Eastshade Studios 的時候對於這款作品在遊戲設計上的考量原本相當簡單,只是想要達成通過非暴力機制探索真實環境的願望。遊戲發展之中的許多念頭來源於對於前輩或者工業本身的叛逆,暴力並非僅僅是正統話語下電子遊戲的原罪,也是設計師想要改造的機會。在他們看來,暴力更大的問題也許正是無聊,而無聊來自於被無限制地反覆運用。Eastshade 顯然即是這一探索之中的一個,它選擇的替代機制就是繪畫。

不同於 Passpartout 等繪畫遊戲,Eastshade 並不允許玩家真的作畫,而是使用類似攝像的形式直接生成,迅速,便利,更重要的或許是融入環境。Danny Weinbaum 也對於選擇「繪畫」這個動詞做出了解釋:玩家可以通過這個動作真正觀察遊戲世界。與此相對,Eastshade 也的確將三維環境構築十分亮眼,讓人同時體悟到開發者的建模藝術與東方想像。

敘事

但是,作畫僅僅是 Eastshade 的一個面向,與之相對,使用作畫進行維繫的即是被稱為微故事(micro story)的敘事系統;或者也可以說二者相互支持,因為玩家亦需要從調查之中獲得繪畫原料乃至靈感——在這款遊戲中靈感將是一種稀缺資源。在採訪中,團隊聲稱他們參考了諸如《巫師 3》等遊戲的敘事設計,而從已披露出的細枝末節之中來看,將戰鬥轉變為繪畫,不但毫不違和,反而增添了別樣的羅曼蒂克。無論何時,真正困難的永遠是講好一個故事。但是 Eastshade 已經竭盡全力,比如,遊戲提供了夜晚的聚會,它們包含能為玩家帶來藝術靈感的故事與音樂。與堪稱美輪美奐的景色相比,人物演出的部分仍然略顯粗糙,這也讓 Eastshade 看起來的確像是一款屈居二線的美式角色扮演。——對了,我是不是忘記說明,Eastshade 自認為是一款開放世界的奇幻冒險?

儘管可能很少有人聽過這款遊戲,但 Leaving Lyndow 是 Eastshade Studios 的上一部作品。如果你聽說過它,你會立刻明白二者一定出自於同一個工作室。這款遊戲講述了女孩畢業離島前的最後一天,我一直對它有著近乎莫名的偏愛。——現在我們可以明白 Steam 頁面上那句介紹:這款遊戲不包括任何「危險的旅程」。僅僅憑藉這句可愛的機翻,我似乎就願意把一份期待留給 Eastshad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馳騁游域資訊 的精彩文章:

《全境封鎖2》幀數無上限:4K畫質推薦AMD Radeon VII
美亞公布2018年10款最暢銷的遊戲,NS《大亂斗》突出重圍成功登頂

TAG:馳騁游域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