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好吃的速凍餃子竟暗藏殺機!關於速凍食品你必知的真相
今天撈個速凍餃子,明天煮個魚丸、貢丸或是龍蝦丸......
速凍食品
幾乎把小薇的晚餐給承包了,可是每次吃完,心裡又不免犯嘀咕:老吃速凍食品好像不太好吧?
真的是這樣嗎?跟著小薇一起來看看~
先來認識下速凍食品
速凍食品
是通過急速低溫(-18℃以下)加工出來的食品,在這種低溫下,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汁液都不會流失,同時,微生物基本也不會繁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品的安全。
速凍食品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速凍肉/海鮮、速凍麵食和速凍蔬果。即:
速凍肉/海鮮:
雞、鴨、牛、羊等牲畜肉,蝦、魚等海鮮
速凍麵食:
餃子、燒賣、包子、饅頭、湯圓等,貢丸、魚丸、蟹肉棒等火鍋料
速凍蔬果:
草莓、豌豆、玉米、毛豆、蠶豆等
通常,速凍食品來源正規、品質合格的話,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可還是很多人覺得它沒營養不健康~
速凍食品真對身體有危害?
其實不一定哦,這還要看你吃的是哪一種。
如果是速凍蔬果和速凍肉/海鮮,那營養價值幾乎不會損失,對健康也沒啥影響。
因為在低溫環境下,營養價值是不會流失的,最多也就是水分會流失一點,導致吃起來,口感沒有新鮮的那麼好罷了。
如果是速凍麵食,因要加工操作,那確實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料」太多:
大家也知道,像丸子和餃子等速凍麵食,都是經過加工自帶「調味料」的,其中就不乏「高鹽」、「高油」,對健康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
特別是速凍餃子,更是含有過量的油和鹽。長期吃真的不健康,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所以,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患者一定要少吃速凍的麵食類。
衛生得不到保證:
加工餡料存在原料本身帶菌量高、原料清洗不徹底、原料不新鮮等問題。
此外,速凍麵食在售賣時大部分是散裝的,又給細菌增加了污染的機會。
可以說,速凍麵食確實比較不安全,對健康存在一定的隱患。
那要怎麼吃速凍食品比較好?
吃速凍食品你需要注意的是:
從選購和烹飪等方面,都要特別注意~
選購時,要看賣相看來源
一定要選擇來源正規,品質合格的速凍食品,有具體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產品信息;
且包裝完整、手感堅硬、形狀正常,不會結塊,沒有大面積的冰晶和冰塊粘連的;同時還要看看產品的成分表,最好選擇少鹽、少油的。
所以,千萬不要買有明顯解凍過的產品,明顯解凍過的賣相不會太好,比如會帶著冰花、色澤灰暗,大部分已經分不出形狀,凍成了一團。
烹飪時,先解凍回復柔軟的狀態
速凍食品在烹飪時,一定要先解凍,在食用的前一天或是前5個小時,先放在冷藏庫中解凍,再進行蒸煮。
比如:
?魚丸、貢丸、蝦丸等火鍋料以及速凍的肉類解凍後,在烹飪前,最好用熱水撈燙一遍後再進行烹飪;
?油炸的如炸蝦、雞塊、薯條等,可根據冷凍食品外包裝上的說明進行油炸。只是油炸時,一次不要放入太多數量的冷凍食品,等食品的外皮呈金黃色時,再改大火炸一下即可。
需要注意:速凍餃子無需解凍,可以把被凍得硬邦邦的餃子直接放入鍋中去煮,但要注意火不要大,可用中小火慢慢煮透餃子,同時不時地用勺子攪一攪,免得餃子皮粘鍋。
解凍後,盡量一次吃完
每次需要吃多少就解凍多少。不要把解凍後的食品進行二次冷凍,這樣非常不利於食品的保存,食物變質的風險也會加大,所以解凍過的食品要盡量一次吃完,要不然拉肚子可能就會找上你了~
總之,大部分來源正規有品質保證的速凍食品,是可以放心吃的,只是速凍麵食類的盡量少吃些為好。
是不是又學到了新知識?那記得轉發點贊呀~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多喝熱水」會致癌?醫生:超過這個溫度的水千萬別喝!
※這幾種花草茶搭配成「毒藥」,千萬別亂喝!
TAG: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