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隱姓埋名近30年,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卻為中國磨一利劍

他隱姓埋名近30年,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卻為中國磨一利劍

從1960年到1988年,有一位物理學家放棄了自己原先的研究領域,轉而進行氫彈技術的理論研究。這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他沒怎麼見過自己的妻子,而至於他到底在幹什麼工作,妻子更是不得而知。這位物理學家叫做于敏,2019年的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今天我們來講講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的故事。

于敏在一開始考入北京大學的時候,專業並非物理學,而是工學院。讀了兩年以後,他發現自己擅長並喜歡的是理論物理,於是又轉入了理學院學習物理。理論物理的基礎研究,于敏做了十年,從1951年北大畢業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職開始,到1960年被調去搞氫彈研究工作。

第一次轉專業是出於興趣,第二次轉專業,則是完全出於責任心。基礎物理的理論研究和氫彈研究工作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分支,轉而從事氫彈研究,原先所有的研究工作都要放下來,所有的成果也可以說全部清零,重新再來。這些還不算,氫彈研究是絕密任務,一旦開始,自己所有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都要嚴格保密,連家人都不可以說。長期奔波於實驗室和實驗基地,和家人之間聚少離多,成為于敏的工作和生活常態。

在搞氫彈研究的眾多科學家中,于敏是少有的沒有出國留學經歷的研究員。但是關於核彈最先進的理論研究都來自於美國,其餘的科學家在美國留學期間都進行過相關的理論研究以及實驗,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于敏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於高深的理論只能慢慢從頭學起。

沒有計算機,只能有白紙筆和計算尺,沒有理論基礎,于敏反覆研讀國外著作,虛心向其他人求教。僅僅用了四年時間,于敏就帶隊完成了關於氫彈原理的一系列高難度課題的研究,熱核武器的實驗難題,被于敏一一攻克,為中國磨一利劍!

在中國氫彈成功爆炸以後,于敏對核物理的研究並沒有終止。1986年,于敏與鄧稼先一同,對中國加速進行核試驗向中央作了彙報,得到中央對認可。這項建議可以說是中國接下來幾十年里,導彈技術突飛猛進的關鍵所在。中國的大國威懾力,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中國的核威懾,于敏對此所作出的貢獻,功不可沒。

于敏曾經擔任中科院物理研究院的副院長多年,在卸任之後,仍然進行最前沿的核物理學研究,成為一名只工作,不拿薪水的「顧問」研究員。然而,這名低調的顧問,往往一句關鍵的話,就能夠給新人研究員指點迷津,解決他們在研究中的關鍵問題和瓶頸。

于敏的個人榮譽數不勝數,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全國勞模,國家最高科技獎,影響華人終身成就獎等等。任何一項榮譽都足以讓人為之奮鬥終生,足以讓人為之自豪,然而于敏卻低調的與普通人無異。2015年,劉雲山代表中央慰問最高科技獎得主于敏,將近九十歲的于敏表示,要繼續為祖國的科技創新發揮餘熱。

這樣一位在物理學上成就如此之高的物理學家,卻獨愛中國傳統的詩詞歌賦。于敏由於嚴重的工作壓力,長期有失眠的癥狀,只能靠睡前閱讀詩詞來起到安神的作用。

諾貝爾獎得主波爾評價于敏為:「中國的氫彈之父」,錢三強評價于敏:「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朱元璋是個小人?他幹了一件事情讓漢人站了起來!
被譽為「叢林之狐」的孫立人,到底有沒有殺日俘?真相是什麼?

TAG:小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