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為何不流亡國外,而是退守台灣,毛主席一語道破

蔣介石為何不流亡國外,而是退守台灣,毛主席一語道破

蔣介石為何不逃到國外,而是退守台灣,毛主席一語道破

聲明:此文由」布衣談史「獨家發布企鵝號,抄襲必究

1945年抗戰勝利,全國百姓同慶,不過此時國共兩黨的矛盾卻在日益加重,雖然後來舉行了重慶談判,但效果不理想,解放戰爭很快爆發。令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短短3年時間,他的幾百萬雄獅就灰飛煙滅了,而人民解放軍卻變得十分強大,1949年蔣介石大勢已去,年底飛往台灣。

那麼蔣介石為什麼要選擇去台灣,而不是別的地方?要知道依照毛主席的性格,他肯定會猛追到底,不會給蔣介石翻盤的機會,解放台灣那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其實在1949年初,毛主席就考慮到,蔣介石很有可能退守到台灣,因此毛主席就提出了台灣必須要解放。

而事實上,到了1949年時,國共軍事實力已經發生了逆轉,國民黨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只剩下了一些殘兵敗將,許多人認為台灣肯定是守不住的。其實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有不少可以選擇了流亡之地,比如美國。事實上,當蔣介石在大陸崩潰時,宋美齡就曾經建議他去美國,畢竟宋家也美國人的關係比較密切,在美國吃穿和安全是有保障的。

除此之外,像日本和菲律賓都可以是蔣介石的選擇之地,甚至宋美齡還建議他去一些中立國家,比如瑞士和瑞典。但是蔣介石全部拒絕了。這又是為何?

蔣介石儘管走的是獨裁統治道路,但是他是一位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人,在他的腦海中,具有強烈的民族大義,國共聯合抗日就是典型代表。後來蔣介石多次拒絕美國人的誘惑,始終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於這點毛主席也比較讚揚,他說蔣先生還是一個很有民族大義的人

正是基於此,在蔣介石晚年,曾經邀請毛主席訪台,儘管最終因為蔣介石的突然病逝沒能實現,但還是很具有時代意義。蔣介石在治理台灣期間,堅決反對台獨分子,對於這類人,蔣介石的台獨很明確,必須堅決打壓,許多相關人員要麼被關押起來,要麼出逃,這也表現出了蔣介石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賀子珍回國後,向毛主席提了一個特殊要求,主席果斷拒絕
15歲參加革命,18歲嫁給開國元帥,臨終前留下6個字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