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用六個「更」字概括日本百年史,最後一個是更具自我毀滅性
文史
01-19
很多朋友都知道,1854年前的兩個世紀里,日本基本是閉關鎖國的,只跟清國與荷蘭有些貿易往來。被美國打開國門之後,國內分成兩派,一派認為開國是正確的,一派卻要攘夷。結果是被迫主導開國的德川幕府失敗,但取得政權的攘夷派轉身就搞起了明治維新。有學者用六個「更」字總結了從近百年間日本的特徵。
先說國家興起。第一個特徵是更迅猛。我們知道,日本的維新與清朝的洋務運動,差不多同時。日本雖然錢沒清朝多,但買的先進武器卻也少不了多少。更主要的是,他們接受了很多西洋先進理念,對朝廷進行了改造,初步具有近代國家的特徵。二是更無畏。
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國力越來越強盛,即與東亞及歐洲兩強對陣,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打敗了清、俄兩國。當然,也就顯示出他們的變法及其成果,比起清朝甚至俄國來,是更成功的。
《擁抱戰敗》一書的作者繼續寫出了另外三個「更」。其一,更瘋狂。日本百姓的戰爭狂熱,可能是各國都難以比擬的。當日俄戰爭和談結果沒有達到他們要求的時候,東京人首先在日比谷公園打砸燒,接著全國蜂起,最終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他們還通電談判的人,自裁得了,不必再回來。(本圖為被燒的房子)
二是更危險。這個不必詳說了,吉田松陰在維新之前就已規劃好了路線,先半島再中華,南侵東南亞,最終世界都要是日本的。而他們確實也是按著這條狂妄路線在走,不但打了亞洲人,也打了歐洲人,美國人。
第三點則是,更具自我毀滅性。從火燒東京到兩顆原子彈,日本對外侵略最終反噬了自己。(本文照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何快速從外觀區分二戰名槍波波莎與波波德?
※90年前的柏林:選美佳麗爭奇鬥豔,劇場女孩精心化妝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