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瑜貴為全軍統帥,為何會在兩軍陣前被射傷,原因並不複雜

周瑜貴為全軍統帥,為何會在兩軍陣前被射傷,原因並不複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發生在周瑜圍攻南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仁、曹洪、陳矯和周瑜。原文如下:

曹洪曰:「目今失了彝陵,勢已危急,何不拆丞相遺計觀之,以解此危?」曹仁曰:「汝言正合吾意。」遂拆書觀之,大喜,便傳令教五更造飯;平明,大小軍馬,盡皆棄城;城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軍分三門而出……曹洪出馬搦戰,瑜自至門旗下,使韓當出馬,與曹洪交鋒;戰到三十餘合,洪敗走。曹仁自出接戰,周泰縱馬相迎;斗十餘合,仁敗走。陣勢錯亂。周瑜麾兩翼軍殺出,曹軍大敗。瑜自引軍馬追至南郡城下,曹軍皆不入城,望西北面走。韓當、周泰引前部儘力追趕。

瑜見城門大開,城上又無人,遂令眾軍搶城。數十騎當先而入。瑜在背後縱馬加鞭,直入瓮城。陳矯在敵樓上,望見周瑜親自入城來,暗暗喝采道:「丞相妙策如神!」一聲梆子響,兩邊弓弩齊發,勢如驟雨。爭先入城的,都顛入陷坑內。周瑜急勒馬回時,被一弩箭,正射中左助,翻身落馬。牛金從城中殺出,來捉周瑜;徐盛、丁奉二人捨命救去。城中曹兵突出,吳兵自相踐踏,落塹坑者無數。程普急收軍時,曹仁、曹洪分兵兩路殺回。吳兵大敗。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赤壁之戰結束後,周瑜又向曹仁把守的南郡發動進攻。甘寧攻佔夷陵,曹仁率部增援,遭到周瑜大軍的伏擊,被迫退回南郡。眼看形勢危急,曹仁和曹洪拆開曹操留下的密信,按照曹操的布置,一面在南郡城中設下伏兵,一面佯裝棄城而去,企圖引誘周瑜大軍入城。周瑜判斷失誤,貿然進城,結果中箭受傷,吳軍傷亡慘重。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戰前曹仁在南郡所作出的部署,叫做「虛張聲勢」, 意為假裝出強大的氣勢,指假造聲勢,藉以嚇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唐代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中的「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小說描述的這段曹仁與周瑜之間的較量,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不過,這場戰鬥準確地來說叫做江陵之戰,因為南郡並未是一座城,而是荊州的一個郡。江陵則是南郡的郡治,也是荊州的戰略要地。據《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赤壁之戰結束後,孫劉聯軍與曹仁在江陵一帶展開了為期一年多的戰事,最終以曹仁的撤退而結束。

不過,在這場戰鬥中,曹仁也有著驚人的表現。據《三國志?曹仁傳》載:「(曹仁)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曹仁也因此被城中眾將驚呼為「天人」。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周瑜中箭受傷,也是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周瑜傳》載:「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瑜親跨馬?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後仁聞瑜卧未起,勒兵就陳。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

眾所周知,在真實的歷史當中,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周瑜親自指揮的,由此可以看出周瑜的智慧及謀略。面對曹操,周瑜都能毫髮無損,為何在小小的江陵城下卻會身負重傷呢?這不能不誇誇曹仁的能力。面對孫劉聯盟的兇猛攻勢,曹仁以一己之力頑強防禦,並能堅守堅守將領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對孫劉聯盟造成一定傷亡,為赤壁慘敗後的曹操集團帶來了難得的喘息之機,可謂居功至偉,堪稱曹軍頭號名將。以周瑜這樣智勇雙全的名將,也難免對戰局的進展非常著急,甚至不惜親自來到兩軍陣前指揮作戰,也可見當時戰況之激烈。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何不帶趙雲隨軍參戰,都是這番話惹的禍
此人被譽為江表虎臣,救過孫權的命,卻偏偏與甘寧關係惡劣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