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錄節目崩潰大哭,是焦慮症在作祟嗎?
繼去年《我家那小子》以母親棚內觀察兒子獨居生活,直擊諸多社會問題而引發巨大關注以後,以女明星為觀察對象的姊妹篇《我家那閨女》也於上周在湖南衛視播出。第一期,便引起巨大的討論量。節目之所以每每都能戳中觀眾內心,正是由於這幾個以藝人為職業的觀察對象,其實與現在普通的都市年輕人並無兩樣。
原來在舞台上光鮮靚麗的女明星,回到家關上門後,也是滿滿的孤獨和焦慮。這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吳昕。
她每天狂吃保健品,塗大量的護膚品,泡腳,可以說是非常注重身體的保健和生活品質的。
吳昕當下最大的問題是她沒有權衡好愛情和事業,她擔心的是,如果自己結婚,然後生孩子,至少要休息一年半的時間,那個時候她再回到原來的崗位,是否還能勝任,是否還有她的立足之地。年輕時候,想著先做好事業,才能遇到更好的另一半,這麼多年過去了,發現事業也沒做好,感情生活也是一團糟。
其實,吳昕的焦慮,反映了現代女性的普遍焦慮。
「女孩子一定要多讀書,否則將來只能看男人的臉色」;「女性不僅要有錢,還要有顏,否則只能做剩女」;「女人一定有自己的事業,家庭主婦只會越過越悲哀」……
身為女性的我們從小到大聽了太多的「教誨」,卻依然過不好眼下的生活。
工作、家庭、婚姻,各種壓力撲面而來……你焦慮了嗎?!
焦慮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精神體驗,長期存在焦慮反應的人易發展為焦慮症。
但是……焦慮≠焦慮症
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狀態,包括體驗(恐懼、憂慮、緊張等)、生理學變化(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亢進)和行為(坐立不安、衝動等興奮表現)等成分,也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癥狀。評定焦慮狀態的工具對於研究焦慮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體驗,表現為沒有明確來源而又無所不在的緊張、不安與恐懼感,常伴有自主神經紊亂的表現。如果您在發病時經歷了至少下列四種癥狀,您的病情可能視為理論上的焦慮症:
1.氣短或者情緒激動;
2.眩暈、感覺不適或暈厥;
3.心臟劇烈跳動或心跳速度加快;
4.哆嗦或顫抖;
5.出汗;
6.憋氣;
7.噁心或不正常的憂慮;
8.「非本人」或「非現實」感;
9.麻木或疼痛感;
10.臉發熱(熱潮)或寒顫。
如果您在4周內最少經歷過4次焦慮發作,或者在一次發病後,你整整一個月都在擔心下一次發作,您需要接受關於「焦慮症」的診斷。焦慮症的明顯特徵是它的一些癥狀使人感到極度害怕和焦慮,而另一癥狀則在發病後使人產生逃避心理,患者會產生迴避行為,從而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
如何緩解焦慮症呢?
心理調適是控制焦慮癥狀的首要措施,癥狀輕者可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調適獲得顯著效果,但癥狀較重者難以通過單純的心理調適來有效緩解癥狀,往往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可採用想像或現場誘發焦慮,然後進行放鬆訓練,可減輕緊張和焦慮時的軀體癥狀。對導致焦慮的認知成分,則運用認知重建,矯正患者的歪曲認知,包括糾正這些癥狀的出現和對發病時的軀體感覺和情感體驗的不合理解釋,讓患者意識到這類感覺和體驗並非對身體健康有嚴重損害,以減少焦慮、恐懼和迴避。
出現肌肉緊張、容易疲勞、頭痛、腸胃不適等軀體不適時,遵醫囑輔助用藥。


※那些患上鼻咽癌的明星都怎麼啦?鼻咽癌可以治癒嗎?
※6大因素導致淋巴瘤發病率越來越高,你中了幾個?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