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張作霖的長女,自幼好強,與張學良關係最好,婚姻卻十分不幸
說起赫赫有名的東北王張作霖子女,我們往往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他的六個女兒。我們會想起名聲絲毫不比乃父弱的少帥張學良,我們會想起開國少將張學思,也會想起有美食家之稱的張學銘,但是對於東北王的六個女兒,知道的卻並不多。
張作霖和他的部分子女
如同民國的絕大多數軍閥一樣,成為東北土皇帝之後,土匪出身的張作霖也開始了三妻四妾的生活。張學良先後娶了六個媳婦兒,這六個妻妾為他生了八個兒子和六個女兒。而張首芳,就是張作霖原配趙春桂為他生的長女。
眾所周知,少帥張學良是張作霖的長子,但他並非是張學良的第一個孩子。張學良還有一個嫡親的姐姐,她就是張首芳,也被稱為張冠英。在張作霖的八子六女中,張首芳和張學良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弟。而且兩個人出生的時候,還在張作霖尚未發跡之時,兩個人的童年,也並沒有她的弟弟妹妹們的條件那麼好。因此,張作霖對張首芳其實是十分寵愛的,這其中,大概也有彌補張首芳幼年顛沛流離生活的意思吧。
張作霖的六個女兒
在電視劇《少帥》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出嫁的張首芳回娘家時,氣勢很足,甚至連張作霖的妻妾都有些怕她,從中也可以看出張首芳在家中的地位和強勢的性格。張首芳和親弟弟張學良的關係也十分好,張首芳對於弟弟張學良也十分疼愛。
不過,這個頗有些男子性格的張首芳,婚姻生活卻極為不順。從張作霖的行事作風就可以看出,張作霖有濃重的封建家長式作風。在他的心目中,女兒自然是可以疼的,但是,如同封建王朝中皇帝的女兒們需要政治聯姻乃至和親一樣,她們也需要為家族做貢獻,在張作霖制定的家規中就專門有一條,兒女的婚姻必須由他來做主。
張作霖
而對於子女的婚姻,張作霖的出發點只有一個,必須為張家的「大業」做貢獻。因此,張作霖的女兒都經過張作霖的安排,幾乎都嫁給了當時的權貴,以幫助張作霖擴充勢力和籠絡部下。作為長女的張首芳自然也不例外。
在張作霖的安排之下,張首芳最終嫁給了當時的黑龍江督軍鮑貴卿二子鮑英麟。選擇鮑英麟當女婿,張作霖自然也有他的打算,除了覺得鮑家與張家「門當戶對」之外,時任黑龍江督軍的鮑貴卿,在結親以後,也會成為張作霖在東北擴充勢力的最好助手。
張作霖
至於張首芳本身的意見和她嫁過去以後是否幸福,則全然不在張作霖的考慮範圍之內。鮑英麟曾是張學良東北講武堂的同學,但是鮑英麟卻並未展現多少的才華,反而如同絕大多數的紈絝子弟一樣,拈花惹草樣樣精通。
剛嫁過去時,雖然兩個人沒有絲毫感情基礎,但懾於張作霖越來越大的權勢,兩個人尚能平安無事,兩人婚後也育有三子二女。但是皇姑屯事變,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張首英在丈夫面前的待遇就一落千丈。
張學良
尤其當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丟失東北之後,認為張首英娘家勢力不行後,鮑英麟更是向張守芳提出了離婚。不同於思想開放的今天,離婚再去尋找幸福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與封建社會無異的民國期間,離婚對一個女人而言,意味著她賴以生存的天塌了。
因此,骨子裡十分傳統的張首芳並不同意離婚,但她與鮑英麟的婚姻也名存實亡,鮑英麟更是再娶了她人。九一八事變後,張家徹底失去了東三省,孤苦無依的張首芳則回到弟弟的身邊,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張首英的父親和弟弟
尤其張學良被軟禁之後,孤苦無依的張守芳,生活更是極為困難。新中國成立後,聽到了張首芳的生活困難,還是總理親自安排,在北京張首芳才有了住所和救助補貼。1954年,56歲的張守芳在北京病逝。


※哈薩克人和蒙古人什麼關係?算是蒙古人的分支嗎?
※民國四大兵工廠之一的鞏縣兵工廠,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