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臘月二十二,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五台山供燈祈福法會隆重啟建

臘月二十二,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五台山供燈祈福法會隆重啟建

南無阿彌陀佛!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

陰曆臘月二十二

陽曆2019年1月27日

文殊菩薩成道日

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

—————————————————

《華嚴經》說,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菩薩師。

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

《佛說文殊菩薩授記經》中,

佛陀對著天龍八部、聲聞緣覺、十方菩薩說:

若有眾生稱念十方諸佛名號,

不如一念文殊菩薩的功德大。

因為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之師,

想要成佛,必得稱念文殊菩薩。

文殊法門殊勝,一行三昧,

令大眾開大智慧,勤修禪定,

入三昧力而早成佛智。

《華嚴經凈行品》中,

文殊菩薩無盡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

為眾生開示凈行法門,

進入妙吉祥境界。

在《華嚴經》中,

文殊菩薩,以甚深無上智慧,

宣說諸佛無盡功德,

特別是在福城中說法,

廣宣諸佛種種行門,

種種功德,鼓勵大眾發菩提心,

勤求佛道,並勸勉大眾,

親近善知識,修學普賢殊勝行。

文殊菩薩心咒:

ōngā

清涼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

忻州市五台縣境內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

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素有金色五台山之稱

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台山五峰聳立

之所以成為「台」而不是「峰」

是因為山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

猶如壘土之台

因為得名五台山

文殊菩薩道場的緣起

【 起 緣 】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

一心向道的僧人們

穿過雲煙、趟過流水

走入一座座名山大川、幽蘭勝境

或朝禮聖跡、或參訪名師

或自我修持、或教化四方

在這雲水生涯里

僧因山水而圓融

山水也因僧而禪韻悠然

文殊菩薩代表「大智

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分別代表

大悲、大願、大智、大行

文殊菩薩代表著「大智」

農曆臘月廿二

是文殊菩薩成道日

倒駕慈航的諸佛之師

釋迦牟尼佛在《妙法蓮華經》中

曾講述過文殊菩薩的過往

在很久前有位日月燈明佛出世

出家前是位大國王,育有八王子

日月燈明佛座下有位妙光菩薩

擅長為人演說精妙的佛法

八王子皆拜妙光菩薩為師

在其悉心教化下八人先後成佛

佛陀從未到過中國

佛經中早有五台山的記載

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

有國名大震那

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

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

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

與其眷屬,諸菩薩眾

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

東漢年間佛法東傳

兩位天竺僧侶攝摩騰、竺法蘭

帶著白馬托經而來

兩位高僧得到了漢明帝的最高禮遇

被安置在了洛陽城外

專供外國使節居住停留的鴻臚寺

對!這裡就是後來的白馬寺

兩位僧人並沒有一直呆在白馬寺

他們心心念念惦記著佛陀所說

文殊菩薩道場

一心要去五台山拜謁

等到來第二年春天積雪一消融

兩位僧人就虔心前往五台山

並在皇帝的允許下

開始在五台山建寺修塔

從那以後五台山就成為了

朝拜文殊菩薩的聖地

文殊禮讚

誰之智慧。離二障雲。猶如凈日極明朗。

所有諸義。如實觀故。胸中執持般若函。

諸有於此。生死牢獄。無明暗覆苦所逼。

眾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韻音語。

如大雷震。煩惱睡起。業之鐵索為解脫。

無明暗除。苦之苗芽。盡皆為斷揮寶劍。

從本清凈。究竟十地。

功德身圓。佛子最勝體。

百一十二相好莊嚴。

除我心暗。敬禮妙吉祥。

嗡阿惹巴扎納德。

值此殊勝吉日,

聖堂祈福偕五台山萬聖澡浴池寺,

隆重啟建供燈祈福法會!

祈請十方善信 四海檀越

隨喜功德,參與法會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

以至誠至心祈願,無不滿願。

祈願

正法永住!世界和平!

社會安定!消災減厄!

祈願

眾生智慧增長!破除無明!

離苦得樂!得證菩提!

祈願

十方善信,四海檀越

行持一切善法,悉得智慧圓滿!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七佛之師,大智道源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

其形象手持智慧之劍,騎乘獅子,

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

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華嚴經》說,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菩薩師。

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

《佛說文殊菩薩授記經》中,

佛陀對著天龍八部、聲聞緣覺、十方菩薩說:

若有眾生稱念十方諸佛名號,

不如一念文殊菩薩的功德大。

因為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之師,

想要成佛,必得稱念文殊菩薩。

文殊法門殊勝,一行三昧,

令大眾開大智慧,勤修禪定,

入三昧力而早成佛智。

《華嚴經凈行品》中,

文殊菩薩無盡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

為眾生開示凈行法門,

進入妙吉祥境界。

在《華嚴經》中,

文殊菩薩,以甚深無上智慧,

宣說諸佛無盡功德,

特別是在福城中說法,

廣宣諸佛種種行門,

種種功德,鼓勵大眾發菩提心,

勤求佛道,並勸勉大眾,

親近善知識,修學普賢殊勝行。

文殊菩薩心咒:

ōngā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者大願

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

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四空五凈之主。八定四禪之主。

梵王六欲之主。帝釋諸天之主。

四天四輪之主。諸神龍王之主。

八部鬼神之主。守護佛法之主。

伽藍宮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

金剛堅牢之主。護國善神之主。

大國小國之主。粟散世王之主。

統領諸軍主。都攝所守主。

所有水陸四生。胎卵濕化。

九類蠢動。一切含靈。

同生三世。願佛知見。

或未聞我名。令願得聞。

及聞我名。於我法中。

令一切有情。盡發菩提。

迴向大乘修無上道。

若有眾生。法葯世醫。

救療諸疾。曆數算計。

工巧博弈。世典文筆。

歌詠讚歎。講論戲處。

導以度人。隨類同事。

接引世俗。令發菩提。

正見正授。共我有緣。

得入佛道。

二者大願

若有眾生。毀謗於我。

嗔恚於我。刑害殺我。

是人於我自他。

常生怨恨。不能得解。

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者大願

若有眾生。愛念我身。

欲心見我。求得於我。

於我身上。於他身上。

盛行諂曲。邪見顛倒。

及生凈行不凈行。諸惡不善。

願共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者大願

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

枉壓於我。誑妄於我。毀謗三寶。

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

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

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

敬重於我。不敬於我。

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

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

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

見我不見我。

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者大願

若有眾生。常生殺命。

作屠兒魁膾畋獵漁捕。

怨命現前更相殺害。

無有斷絕世世相報。

殺心熾盛。不生悔過。

賣肉取財自養性命。

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

不相舍離報對。

如是令發菩提之心。

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與財物。

或施我財物。我施財物。

所得財物及不得者。

於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七者大願

若有眾生。供養我者。

我供養他者。或我造他造。

寺舍僧房。伽藍佛塔禪房。

蘭若獨靜之處。或我造他造。

一切功德。及造菩薩諸佛形像。

令他布施修立福祐。遍於法界。

迴向一切諸佛菩提。

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

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師長弟子。

修行苦行節身斷食。

持戒破戒。有行無行。

和尚阿闍梨。教導稱說。

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

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者大願

若有眾生。廣造諸罪。

墮於地獄無有出期。

經無量劫。受諸苦惱。

從地獄出。生於五趣。先作畜生。

將命還於前生。

負物作駝、驢、豬、狗、牛、羊、

象、馬、奴婢、僕從。

償他宿債。累劫倍命。

還他倫盜無有休息。

我於五道。隨形受化。

常生同世教化於人。

或作貧窮困苦。

盲聾喑瘂。最下乞人。

於一切眾生中。

同類同緣同事同行。

同業導引。得入佛道。

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者大願

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

故於我法中污埿佛法。

師長弟子無慚無愧。用僧佛錢。

菩薩財物。殺生偷盜邪行。

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斗亂縱恣貪嗔。

不揀良善。劫奪他財。

拒諱謾人不識善惡。

廣造十惡一切諸罪。

死墮阿鼻。入諸地獄。

從地獄出。輪還六處。

入生死海。諸趣惡道。

願共有緣。同業同道。

隨緣化變。當以救之。

令得出離。

共我有緣。發菩提心。

求無上道。

十者大願

若有眾生。當於我法。

若我有緣。若我無緣。

同我大願。則是我身。

共我無別。行四無量心。

心等虛空。廣度有情。

無有休歇。願達菩提。

登正覺路。

大聖文殊以聖性願力。

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心如虛空。常在如來清凈性海。

真如藏中安住法界。

遍在眾生心識體性。

文殊師利言。

我有大願以聖性力。

加持有情令罪垢消滅。

得入菩提諸佛聖果。

則是名菩薩十種大願。

如是文殊發廣大願已。

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天雨曼陀羅華。遍滿虛空。

其時大會諸眾盡見其華。

同時讚歎文殊大士。

聖力自在。不可思議。

不可言說。

爾時。諸大會眾咸皆歡喜。

信受奉行。

文殊菩薩禮讚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東台望海峰望海寺。聰明文殊師利菩薩。

南台錦繡峰普濟寺。智慧文殊師利菩薩。

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師利菩薩。

西台掛月峰法雷寺。獅吼文殊師利菩薩。

北台葉斗峰靈應寺。無垢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五台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

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

為七佛師體莫測。做菩薩母用無方。

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燈是智慧、光明的表徵。

《無量壽經》云:為世之燈明,

乃人間最勝之福田。

《華嚴經》云:慧燈破諸暗。

燃起智慧明燈,

啟智明慧!吉祥安樂!

迴向文

眾生所有一切凈善行。

能做所做任何現正做。

等同普賢如來清凈地。

如是一切凈妙願獲得。

文殊菩薩無盡勇猛智。

以及普賢菩薩善慧行。

凡彼一切隨喜常修學。

以此凈善迴向諸眾生。

三世如來一切佛菩薩。

讚歎迴向殊勝最圓滿。

我此妙凈善根遍如是。

最極勝妙修習乃迴向。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隨喜功德。敬奉明燈。

智慧增長。照破無明。

隨喜助印

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弘揚佛法就是對佛最好的供養,為了更加利益一切苦難眾生,使更多善眾能聞此經典,經五台山清涼緣特發起倡印《無量壽經》誦讀本,需印40000冊助印《無量壽經》可獲取阿彌陀佛加持護佑,消業培福,功德億萬倍增長。印好後將由本平台統一安排,結緣給有緣的信士、檀越、寺院,廣為流通,讓十方眾生有機緣讀誦此經,與阿彌陀佛結緣。

聯繫人:悟永師兄

助 印

詳情諮詢添加悟永師兄二維碼

為父母助印;父母福壽延年!

為孩子助印;平安吉祥,智慧如海!

為自己助印;事業順利,幸福安康!

為朋友助印;友誼長存,福澤綿長!

為恩人助印;報提攜之恩,萬事如意!

為墮胎嬰靈和冤親債主, 往生親人助印;超生凈士,早圓佛道!

轉發即為法布施,轉發一次,

罪滅恆沙,福報無量,

獲無上功德利益!

溫馨提示:《智游五台山》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為何五台山被稱為四大名山之首?
祈福聖地,生態五台山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