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些說著男孩女孩都一樣的媽媽,拚命生下了第三胎

那些說著男孩女孩都一樣的媽媽,拚命生下了第三胎

紀錄片《人間世2》看哭了很多人,不僅是因為它觸目驚心,更因為它觸及了很多人不願意麵對的現實。

第二集中,聚焦「上海危重孕產婦中心」仁濟醫院,記錄幾位母親「拚命生育」的故事。

「危重」意味著這些產婦不是普通的母親,她們是自身帶有嚴重疾病,本不該懷孕的母親。

這意味著,生育這件本來就具有風險的過程,對她們來說,很可能令她們直接喪命。

可她們執意要生。為了成為一名「偉大」的母親,她們竟願意將所有的籌碼雙手奉上給魔鬼,用來換取一個受精體的誕生。

梨梨也看哭了,但更多是氣憤。

幾位女人為了成為「偉大」的母親做出的「犧牲」,只讓我感到可惜。

第一個產婦林琴,38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

經歷過兩次剖宮產,馬上將迎來她的第三次。

剖宮產後再懷孕,發生胎盤前置和子宮破裂的幾率遠遠高於自然分娩的產婦,這意味著死亡概率也非常高。

林琴的胎盤的位置也不好,屬於兇險型前置胎盤,生產過程很容易發生大出血。

即使這樣,39歲高齡的林琴還是第三次懷孕了。

因為她想有一個自己的兒子。

當得知第二個孩子是女兒的時候,她懷疑自己得了產後抑鬱,心情很差。

因為「生出女兒」抑鬱了,可想而知,背負「傳宗接代」的巨大壓力的林琴,大概經常因生不齣兒子被人說三道四吧。

林琴的手術果然大出血,一萬毫升的出血量,相當於體內的血換了三遍。

手術過程醫生使用了6000ml的血袋(普通人一次無償獻血量是200ml,這大約是30個人的獻血量),還是止不住出血。

為了保住林琴的命,醫生只好切掉林琴的子宮

林琴如願地生出了兒子,不過代價是為此賠上了子宮,還差點丟掉了命。

最後她感慨:我覺得還是做男的好,至少不用遭那麼多的罪。

林琴將這些苦痛歸結於「生而為女人」的原罪。

可林琴說的是事實嗎?

這份「罪孽」究竟是誰賦予她的呢?

社會學上有一個詞是「厭女症」,「厭女」,聽上去只可能屬於那些將女性無限物化的男人吧?比如「不要跟女生講道理,送她們口紅就可以了」,又或者「不是處女就會被用有色眼鏡看待」。

但林琴這種根植於內心的想法,也是「厭女症」的一種,它是女性對自身身份的自我厭惡。

西蒙得波伏娃說過,女人不是生來而變成的。是通過接受「女人的範疇」而變成的。

在林琴的「範疇」里,女人要生齣兒子才能配稱作一個合格的女人,所以為了得到身邊人對她「是一個合格女人」的認同,她可以拚命。

那再追問下去,為什麼「重男輕女」的會是母親?母親也是別人的女兒啊。

因為她們的「厭女症」,她們知道自己無法變成男性,所以只能皈依男性,只能通過「重男輕女」尋找認同,向家庭(尤其是丈夫和公婆)表示忠誠。

換句話說,向生存資料的擁有者表達衷心。

這就是被「重男輕女」枷鎖牢牢捆綁的人必須要經歷的一生。

幸運的話,生個兒子,這一輩子抬頭挺胸地過,然後壓迫自己的兒媳婦繼續生兒子。

不幸的話,便可能命喪手術台。

但「成為母親」的恩澤和罪孽不至於此。

在《人世間2》中還有一幕,孩子嘹亮的啼哭響徹產房,孕婦的丈夫和親戚們圍上來——

「是個男孩還是女孩啊?」

一個生活經歷中的觀察:如果是男孩,家長們反應差不多,「男孩不錯」。

如果是女孩,家長們的回應也差不多,「女孩也挺好的,男女都一樣。」

但你聽過「男孩也挺好的,男女都一樣」這樣的話嗎?如果發自內心地覺得男女都一樣,何必用一個「也」字呢。

雖然這只是非常微妙的情緒,但這句話的潛台詞一直都是:女孩雖然沒有男孩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嘛。

我心疼林琴的兩個女兒,「扶弟魔」的命運不可避免,畢竟她們的媽媽為了生出弟弟失去子宮。

我也同樣同情這個弟弟,當親戚四鄰反覆提起「你媽太偉大了,為了生你,都失去了子宮」,他會不會帶有先天的愧疚感,一生都帶著沉重的枷鎖。

命運的輪迴從這裡開始,也許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但這一站絕不是結束。

林琴還是幸運的,至少母子平安。片中第二個90後產婦吳瑩的行為,看得梨梨氣到肝疼T T。

25歲的吳瑩,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伴重度肺動脈高壓,是嚴重的妊娠禁忌症。

(肺動脈高壓意味著高壓之下,經過身體循環的靜脈血回到右心,很難被泵進肺里進行氧氣交換,人的血氧濃度很低,懷孕生產導致的出血更讓病人雪上加霜。)

吳瑩的病,生產極大可能讓吳穎丟掉性命,醫學臨床上的死亡率有50%。

但她執意要生。

「人生的圓滿,是有個孩子。」

吳瑩想要獲得社會上對女性的認同感:成為一個母親。

如果剝離了這個身份,連同自己本身都得一起被否定。

現實情況是也沒有人逼她生,因為知道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丈夫、公婆、吳瑩的父母都在勸她放棄生育。

周圍的朋友、醫生也勸她,她卻很執著:「有些事情不發生在你自己身上,你體會不到那種感受。」

吳瑩在生孩子之前曾經加入了一個「高危產婦互助群」,每天和其他跟她情況相似的媽媽們相互打雞血。

群里有媽媽成功挺過了這一關,令吳瑩也誕生了一絲僥倖,決意拿命去賭。

她沉浸在成為一個母親的自我滿足之中,忽略了太多東西:比如小孩可能遺傳她的疾病,甚至可能從小沒有媽媽,而她的父母可能失去養育25年的孩子……

電影《找到你》有這樣一句台詞——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別人的生命來完整自己。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其實,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不過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而已。」

無法成為一個母親到底有多可怕?片中另一位危重母親,在是否選擇流產前痛哭:

「不能生小孩,你會跟我離婚嗎?」

這句話才是很多在困境中掙扎的女人的心聲。

無法履行作為女人的生育職責,愛情便岌岌可危,生活將面臨崩壞的境地。

片中有一句話很戳中我:

「我們以為我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其實我們所謂的慾望,都是被別人規定的。」

孩子是慾望的載體。但女性存在的意義不是一個行走的子宮。

做出生孩子的決定,是愛一個人到願意放棄自我,願意承受痛苦,願意付出時間,去迎接孩子的到來。而不是某種「別人的需要」。

生命是最應該被慎重對待的事情。丁克不可怕,單身不可怕,離婚也不可怕,為了生孩子丟掉子宮甚至丟掉性命,是最可怕的。

最後題外話,說說「母親」這個身份。

我們這個社會,把「母親」的地位拔得太高太高了。

無論男女都經常聽到一句話:「做個母親,十月懷胎,太偉大了。」

但我總質疑這句話的合理性。僅僅是經歷痛苦的生產,那還稱不上「偉大」,反而是一種「偏見」。

男人在射精的那一刻就已經完成了使命,但女人的生理條件註定了只能由女人完成「生育」這個動作,這是自人類誕生以來就從未改變過的事實。

我覺得生育並不偉大,作為女人,你和你的丈夫一起養育一個孩子,把他教育成一個對社會產生貢獻的合格的公民——這才是「偉大」。

奧巴馬是這樣誇母親的:「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

而中國人誇母親從來是——「我媽不容易」。

假如你走在路上攤上了一個心情不好無故開車撞人的司機,你的孩子攤上了闖入小學揮刀砍殺的暴徒,你仍然覺得他們的母親是「偉大」的么?

一旦你接受被捧到「偉大的神壇」,那麼你的人生目標和終點也只能在那兒。如果有一天你選擇「不生」,那你便不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女人。

每個女孩都要警惕這種捧殺,現實中還有很多人甘願被它催眠。

吳瑩最可悲的地方在於,她明明可以選擇不生,但被推到了那樣一個位置,一定要向成為一個「偉大」母親的方向努力。

可一個母親,首先是人,人的生命價值永遠是最高的。吳瑩在上手術台前清醒時分的掙扎,證明了她的後悔。只可惜她沒有回頭路了。希望她安息。

我不喜歡「女人生來就是偉大的母親」這種論調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它封閉了你作為人其他的可能性。

對於身體健康的普通女性,如果你希望享受孕育新生命的快樂,那就生吧;如果你不想被「規定」束縛,希望無牽無掛追求自由,那就不生。

做出了生育的選擇,就直面它的痛苦,和它留給你身體的印記,不要以此要挾孩子「媽媽都是為了你才變成這樣的」、「媽媽為了你放棄了多少多少」,這些說白了是利用孩子的愧疚感滿足自己

也不要要挾丈夫「我生孩子那麼苦,你應該多為我付出」,越是這樣強調的女人,越有一個不願付出的丈夫,他們將永遠在「追逐-逃避」中循環。

本質上都是一種情感綁架罷了。

最後說一句,都快2020年了,如果你的男友、丈夫是「繁殖癌」,還是儘早分了吧。

編輯:梨梨

撰文:7m/誰端

還想看更多

子的女孩

聽說好看的人兒都喜歡點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己SELF 的精彩文章:

當貓在喵喵喵時,貓在想什麼?
內向的人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憋屈了

TAG:悅己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