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行山,500公里跨省轉運危重患者!為醫務人員點贊!
1月17日晚,山西太原市某三甲醫院,一位35歲的暴發性心肌炎患者病情突然惡化。
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緊急支援!從鄭州到太原,相距500公里。得到求助電話後,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CCU(冠心病重症監護室)、體外循環專家立即啟程,穿過崎嶇的太行山脈,連夜向遙遠的山西太原進發。
星光不問趕路人,生命不負有心人。經過6個多小時爭分奪秒的星夜兼程,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專家及時趕到,並立即為患者進行了ECMO治療。
1月18日,醫護人員把患者平安轉運到鄭州。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定。華中阜外專家再次用責任和技術為患者守住了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創造了「生命傳奇」。
1月17日夜晚,正在病房忙碌的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CCU主任張靜教授,突然接到一個緊急電話。
電話是山西太原某三甲醫院CCU專家打來的,對方顯得特別焦急:「增加血管活性藥物、用上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血壓仍無法維持,急需ECMO轉運治療……患者叫王嘉嘉,是一位生完孩子50天的媽媽。」
患者需求就是命令!張靜教授立即響應,一邊通知醫護人員做好準備,一邊向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彙報。高傳玉教授統一協調,急診科鄭曉暉主任選派車輛和人員。做好準備後,CCU主管護師周嘉俊,體外循環副主任李建朝、主管護師李彥賓等醫護人員立即出發,奔赴山西太原。
跨省連夜趕到太原,需要穿過太行山脈。室外氣溫有零下18攝氏度,可謂天寒地凍,醫務人員心急如焚。為最大限度節省時間,司機不斷切換路線,全速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上。
凌晨3:20,救護車駛入王女士所在醫院,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專家在該院冠心病重症監護室里見到了患者王女士。
心律不齊!頻發室性早搏!口唇發紫、血壓難以維持,已經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王女士已經被應用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但效果不佳。
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在評估患者情況,準備應用ECMO時,李建朝等專家又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王女士正值月經期間,凝血功能較差,而ECMO治療必須使用抗凝藥物。他馬上聯繫當地醫院輸血科備血、麻醉科準備氣管插管、超聲科評估心臟和外周血管的各項指標。經過萬全的準備後,李建朝副主任與李彥賓主管護師馬上手術,為患者經皮穿刺,順利進行ECMO上機。
ECMO正式轉機後,王女士的各項生命體徵逐漸恢復平穩,焦慮的情緒也隨之舒緩,進入平靜的睡眠中。
華中阜外的專家們絲毫不敢耽擱,又投入到馬不停蹄地轉運工作籌備中。清晨6點,天還沒亮,在王女士各項生命體征滿足轉運條件後,救護車踏上了返程的征途。
滴水成冰的天氣里,結著冰的救護車窗戶,折射出的明亮的燈光,指引著生命的希望。
1月18日,中午12:02,疾馳一上午的救護車穩穩地停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車門打開,CCU主任張靜、副主任醫師葉發民,體外循環副主任楊雷一等專家立即展開救治。
「嘉嘉,來,我們到了,準備下車。」醫務人員爭分奪秒,查心電圖……只為了給嘉嘉的救治多爭取一分一秒。
「嘉嘉,你勾勾腳,在能動的範圍動一動,這樣可以防止血栓形成。我們要一起努力,爭取早點康復,早點兒回家,好不好?」張靜主任一邊鼓勵嘉嘉,一邊有條不紊的再次為她查體。
急查ACT(激活全血凝固時間)、心臟彩超、心電圖、血氣分析,泵多巴胺,經過一系列救治措施後,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已經能夠和醫務人員進行交流。
接下來,CCU醫護人員將聯合多學科專家,全力以赴為嘉嘉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ECMO技術代表著一家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疑難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像這樣連夜跨越幾百公里的緊急救治,在華中阜外早已不是第一次。在張靜教授的帶領下,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CCU團隊,已經打造了河南心臟重症5小時生命圈。
目前,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的心臟重症救治能力越來越強大,已經吸引了河北、安徽,山西、湖南等周邊省份的患者前來就診。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醫學專家們能夠創造更多生命奇蹟,為更多疑難危重患者帶來生存希望。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邢永田 / 文圖)


※小心!這些婦科病是因為過於肥胖而導致的
※有一種手指麻木是「管道狹窄」引起的!莫忽視!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