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跟自己分別心的影像生氣,是真正的精神病

跟自己分別心的影像生氣,是真正的精神病

分別心

謂可將聲義混合而緣之執著了別,為分別之性相。

再來,就一個個講解,先這樣想「了別」就是心法、心識,心識是執著的心識,故「執著了別」就是執著。

怎麼執著呢?就是把境跟分別心的想像或顯像混在一起,這就叫分別心。從哪裡判斷「它的對境——這個心是不是分別」呢?它想對境時,把自己的想像跟境混在一起,就叫分別心。

簡單說,想境的時候,以自己的意思為主,就叫分別心;沒有自己的意思,就叫無分別。

是什麼跟什麼混呢?跟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思,混在一起。跟自己的顯像、印象、想像混在一起。大家應該共享一個詞,用什麼字比較好?印象?想像?就暫時用「想像」吧!

跟想像混在一起。想像有幾種,有的是想它的意義;有的是沒有想它的意義,而是以安立名言為主。有的是想名言這方面,有的是想意思方面,有的是兩種一起想。不管什麼樣,有的是聲音,有的是意義。總之,他想的時候,可能想這兩種其中一個,或連在一起想。

這邊用「聲義」,「聲」是想名字方面,「義」是想意義方面,不管聲、義,兩個都是跟自己的想像混在一起。所以「聲義混」的意思是,有時候「聲」,有時候「義」的想像;跟什麼 「混」呢?跟境本身混在一起。

想像可能有兩種,有時候是聲音,有時候是「義」。把這兩種想像跟本身的境混在一起,這樣的心、這樣的了別,就叫分別心。所以,「可將」的可,意思是有可能,可能有時候,跟聲音方面的影像混在一起;有可能跟意義方面的影像混在一起。

是一定要兩個,或不一定要第一,一定要第二,都有可能性的,所以,「可將聲義混合而緣之執著了別」就是分別心的性相。

剛剛已經了解分別心的定義了,再來,「總義作為所執境」就是分別心,跟前面連接的話,現在這邊用的 「聲義」。

平常用聲總跟義總時,「聲」的意思是聲總,「義」的意思是義總。聲總、義總的意思是什麼呢?前面講,它「依聲音或名言,想這個東西」這樣的一個影像,就是聲總;想意義方面的一個影像,就是義總。

有時候,也會把這兩個連在一起:聲總也是義總。所以,可以分開講,也可以不分地講;不分的話,直接用義總就可以。前面講「義總作為所執境」,好像沒有特別分聲總,就把聲總、義總連在一起,把聲總也當義總,所以講 「義總作為所執境」之分別心。

可能各位會想:這裡有聲總,前面只講義總,那麼,以聲總作為所執境的,有沒有分別心?這個是不是「義總作為所執境」的分別心呢?要了解,有時不會特別分兩個——聲總、義總,直接講義總也可以。

因為「義」,有時是意思的義,有時候是對境。不管是名言的境或意義的境,「義」就是境的意思。從意義方面講的話,義就分聲跟義。若不從意義方面講,只從對境方面講的話,聲也包括在義裡面。前面「義總作為所執境」中「義總」,是連聲總也放在裡面的想法。

再來,要理解的是,跟什麼混呢?不論是聲總或義總,不用特別分聲總、義總,把它連在一起就叫義總。重點是,它跟什麼混?跟境混在一起!

比如說,我想我的仇人或想我平常忌妒、跟他競爭的一個人。我想那個人時,就把我印象的這個人,跟實際的這個人混在一起。分別心不會分,而是混在一起想的。所以,分別心是這樣混在一起,而且,以自己的影像為主,把影像當真的境。

把自己的影像或印象,當真的那個人,這就是分別心。實際上,是不是這個人呢?完全不是!若實際上是這個人的話,佛菩薩沒有分別心,他就能夠看到那個本人,看到時,看得很美、很可愛。

而我們看的時候,很醜、很壞,所以肯定不是本人。若是本人的話,不會同時一個是可愛的,一個是醜陋的。所以,分別心把影像的這個人當本人,然後會一直想他多壞、多醜。

你什麼時候對我怎麼怎麼樣,哪一天怎麼怎麼樣,什麼地方怎麼怎麼樣。這樣想的時候,想的是心中的影像,把它當真,然後跟自己的影像講話,這就是真正的神經病。心裡有很多話、很多想法,然後就生氣,好像對自己的影像上生氣。

分別心就是這樣,把自己的影像當真正的對境,然後加上很多解釋。可能有好幾百個理由,解釋這個人多壞。分別心把自己的影像當真,然後一直有這個想法,所以很錯亂,所有的分別心都是這樣!

都是把自己的影像跟對境法本身混在一起,所以,「混」的意思在這裡!不論是瞋的煩惱、貪的煩惱、忌妒的煩惱,什麼樣的煩惱都是這樣,它共同的問題是把自己的影像跟境混在一起,這就叫分別心。

分別心「可將聲義混合而緣之執著了別」,混在一起不分,再加上執著,然後就一直執著,所以「執著了別」,這就是分別心。

分別心共同的問題在哪裡呢?在於把所執境或影像,跟對境本身混在一起。又,境也有不同,有存在的、不存在的,如兔角,還有存在的杯子。一樣的道理,存在不存在,比如說,這是常法、這是無常;無常就是存在的,常法就是不存在的。

把一切有為法當常法,這是不存在的。一切有為法是無常,這是存在的。所以,也有「境那裡存不存在」的問題。

不存在的話,是一種問題,不論是存在的或不存在的,所有的分別心有一個共的問題,把所執境或影像跟境混在一起。

比如,把一切有為法當常法,以及補特伽羅我等,這些是不存在的。所以,有影像的錯亂跟不存在的錯亂連在一起的;也有把存在的跟影像混在一起的。分的話很細,不是那麼容易,各位慢慢理解,不用馬上就清楚。

境裡面分很多:所執境、趨入境,趨入境里存不存在是一個問題,所執境、趨入境連在一起,也是一種問題,這些都有區分。先不用想很多。以上是分別心的定義。

再來,分別心的分法有三種,第一種分類有三:唯緣聲總之分別、唯緣義總之分別、聲義俱緣之分別。這裡用「總聲」,應該是聲總、義總、緣聲義俱,比較容易理解。

就是剛剛講的,影像有時以名字為主,有時候以意義為主;有時候是名字意義連在一起,就分這三種。這是第一種分法,這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在此就不多講。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歌仁寶齊 的精彩文章:

修行人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有可能慢慢變成騙子
這三點是觀修生起覺受的關鍵竅訣

TAG:雪歌仁寶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