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難登大雅之堂的「大雅之堂」、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三寶殿」在哪?

難登大雅之堂的「大雅之堂」、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三寶殿」在哪?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為什麼呢?因為中華文明史太長,各種各樣的成語、俗語太多,給外國朋友學習漢語造成很大困擾。比如今天要說的「難登大雅之堂」、「無事不登三寶殿」,中國人自然耳熟能詳,但老外碰到就犯難了。當然,你可以把意思解釋得很清楚,但萬一他們問你「Why」,你怎麼回答?還不知道的朋友,一起了解下吧。

先來說說「難登大雅之堂」,這句話一般是形容作品或者技藝水平不高,達不到一流水準。那麼,「大雅之堂」有沒有確切所指呢?答案是「有」。

事情要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有一位文壇大家叫黃庭堅,此人詩文、書法具臻一流,又和蘇東坡交好,是著名的「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對北宋詩壇流行的「西昆體」非常不滿,認為這類詩歌片面追求對仗工整、辭藻華麗,喪失了自《詩經》、杜(甫)詩以來的優良傳統。所以黃庭堅積極呼籲詩文革新,發願要把杜甫在四川、夔州等地創作的詩歌刻碑保存,以糾正詩壇華而不實的風氣。

黃庭堅此舉,受到眉山名士楊素的讚賞,於是楊素在眉山丹棱縣出資建堂,將黃庭堅手書的杜甫詩碑三百餘方珍藏於堂內,並請黃庭堅命名。於是黃庭堅取《詩經》「大雅」之意,將此堂命名為「大雅堂」,並親書匾額,又作《大雅堂記》以記之。

在黃庭堅看來,杜詩傳承的是《詩經》正統,後人應以此為標準進行詩歌創作,不能偏離正道,否則就是「難登大雅之堂」了。後來,這句話就用來泛指一切不入流的作品和技藝。

再來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是中國人上門求助於人時,開口前常說的一句話。那「三寶殿」又在哪裡呢?

事實上,「三寶」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佛門三寶:佛、法、僧。「佛」即佛陀,一般指釋迦牟尼佛。「法」即佛家的經文教義。「僧」即佛家弟子,俗稱「和尚」。由此可見,所謂「三寶殿」,就是佛殿(大雄寶殿)、法殿(藏經閣)、僧殿(禪房),合起來說,實際指的就是佛寺。

佛寺是佛家清修之地、莊嚴肅穆之所,若非拜佛上香,當然不能擅入。所以在上門求人之前說一句「無事不登三寶殿」,有自嘲、自謙之意,同時又恭維了對方,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交流習慣,所以一直流傳下來。

這就是「難登大雅之堂」和「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來由,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好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學《易經》入門難?那是你不知道「易」有三副面孔,說破就不難!
知識貼:原來十二生肖是這麼排序的,豬年為啥排在最後?

TAG:三好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