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就得停母乳,還得餓一餓?護理不當會讓寶寶受大罪
身為育嬰師,身邊少不了有朋友求助育兒事宜。前一段朋友小芳家兩個月的寶寶就疑似腹瀉,結果去了當地衛生院,醫生告訴小芳先停母乳,改喝豆奶粉,同時開了粉末狀的葯,還囑咐小芳讓寶寶餓一餓。小芳遵醫囑後寶寶不開心了,本來能吃能睡的寶寶白天連小覺也不睡,就只是哭,小芳不得已只好頻繁給寶寶喂水喝。寶寶這下一點也不排斥喝水了,咕咚咕咚能喝完一奶瓶。身邊的婆婆還直樂呵,這孩子平時不是不愛喝水嗎,原來是沒到時候啊!
聽了小芳的敘述,我真為寶寶感到難過。寶寶為啥總喝水,還不是因為太餓嗎?況且聽了寶寶的排便情況,我斷定,其實寶寶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她們一番折騰,屬於過度治療。
寶寶腹瀉就得停母乳,還得餓一餓?基本的疾病常識家長不懂,受罪的可是寶寶。
什麼樣的情況才能判斷為腹瀉?
吃母乳的寶寶一般大便較稀,並且排便次數較多,這是因為母乳里含有「輕瀉」物質——低聚糖,更有利於寶寶消化吸收,寶寶一天大便6-12次都算正常,這可不是什麼腹瀉。只有滿足排便頻率明顯增多、大便呈液態這兩個條件,才可能是腹瀉。
況且寶寶如果真的是腹瀉,還會伴有哭鬧、不願進食以及睡眠不安等癥狀,因此,不能單單因為寶寶大便稀就判斷寶寶是腹瀉。
寶寶腹瀉時,需要先停母乳嗎?需要「飢餓療法」嗎?
寶寶出現腹瀉時,有些醫生會讓停喂母乳,家裡的老人也常常建議寶寶「餓一餓」,可事實並非如此。除非是判斷腹瀉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母乳寶寶需要在一兩周內,吃母乳的同時添加外源性乳糖酶助消化,奶粉寶寶需要更換成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
寶寶腹瀉時,讓他餓肚子並沒有好處,反而會因為營養提供不足而延長病程。兒科專家一般建議,一天內可以恢復吃母乳或者配方奶,兩天內就可恢復正常飲食。
寶寶腹瀉,就一定要止瀉嗎?錯,防脫水才是關鍵。
很多止瀉藥是通過減緩腸道蠕動來控制腹瀉,但它可能會讓細菌或者被感染的體液一直存在體內,導致無法被身體吸收利用,不僅會使病原體進入寶寶血液的機會增加,而且會慢慢造成身體脫水。
治療腹瀉,查明原因對症下藥的同時,防脫水才是關鍵。先化驗大便樣本,判斷是細菌、病毒感染還是乳糖不耐受,對症治療的同時,再根據寶寶身體脫水情況口服補液鹽溶液。
口服補液鹽可以去藥店買,使用時,按寶寶體重計算,在24小時內,寶寶每千克體重要對應補130毫升補液鹽。可以小口喂寶寶喝,增加餵養次數。
關於寶寶腹瀉,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提問,我會做出對應解答。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新生兒拍嗝有技巧,這2個細節沒顧到,拍了還不如不拍
※平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不僅出息還孝順,家長別捨不得說
TAG:育兒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