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甲午海戰,清軍巨炮為何難敵日軍小炮?別太迷信炮管口徑

甲午海戰,清軍巨炮為何難敵日軍小炮?別太迷信炮管口徑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1894年9月16日,清朝北洋水師主力護送貨船向半島大東港運送軍隊,支援前線對日作戰。而在一個月前,中日雙方已經正式宣戰。在半島作戰的淮軍主力開局不利,喪師失地,只得依靠海路運輸補充兵力和輜重。護送任務很快就結束,北洋水師於第二天上午8時起錨離港,啟程歸國。從提督丁汝昌到普通水兵,誰都沒想到僅僅兩個小時後他們將與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狹路相逢。

這支被當時的日本海軍視為第一勁敵的艦隊,在戰前曾兩度造訪日本(分別是1886年和1891年)。彼時,這支「龍旗艦隊」曾讓沿途參觀的日本民眾驚駭不已,那一刻他們又回想起幾十年前美國黑船叩關時,那種被堅船利炮支配下的屈辱與恐懼。尤其是主力艦「定遠」與「鎮遠」二艦龐大的身軀,以及巨大的305毫米克虜伯主炮,讓初創階段的聯合艦隊相形見絀。也就是從那一刻,北洋水師的定鎮二艦讓日本海軍乃至日本平民都如芒在背,寢食難安。「擊沉定遠」居然成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一句舉國性口號。

1891年訪問長崎的「定遠」號鐵甲艦

清朝的海防力量倚重於北洋水師,北洋水師倚重於定鎮二艦,而定鎮二艦之威力又倚重於克虜伯大炮。早在洋務運動初期,對近代國防工業已有初步了解的北洋大臣李鴻章,在為清帝國選購武器時,就對德國克虜伯工廠出產的各型口徑的克虜伯後膛炮青睞有加。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爭中的光輝戰績讓李鴻章從此深陷「克虜伯情懷」中不能自拔,起初他為自己的淮軍炮隊選購克虜伯行營炮作為支援武器。後來在構築沿海防禦工事時又選用克虜伯出產的280毫米榴彈炮作為岸防武器。到最後清政府派遣考察團赴德與伏爾鏗造船廠洽談購買鐵甲艦的事宜時,他還建議德國人為新艦配備他鐘愛的克虜伯大炮。

1880年克虜伯工廠推出的350毫米巨型榴彈炮

定遠與鎮遠艦上各配備了四門305毫米後膛榴彈炮,以雙聯裝的方式分別布置於船體兩側的露炮台上。在赴德考察期間,負責接洽和談判事宜的中方代表李鳳苞和徐建寅,就參照當時英國海軍的「英弗萊息白」級(也譯作「不屈」級)鐵甲艦的炮檯布置模式,與德方專家一道為未來的中國鐵甲艦設計了「右前左後」的炮塔格局。在19世紀下半葉,限於艦炮的威力,單純依靠火力輸出來擊沉鐵甲防護的主力艦,顯然力不從心。因此當時的戰艦很大程度要依靠艦艏的撞角作戰,通過將敵艦撞沉或接舷跳幫戰術來制敵。這種技術條件下,誰能發揚艦艏方向的火力,誰就會在海戰中更佔優勢。定遠艦兩側主炮炮塔上的四門火炮可以同時旋轉朝向艦艏,無疑正是這種作戰思想下的產物。

定遠級鐵甲艦二視圖,注意其兩側主炮炮塔的布置模式

作為晚清國防重器的克虜伯305毫米22倍徑榴彈炮,可以將327kg 重的炮彈投送到近8000米外的目標,這在當時無疑是極為傲人的威力。加上定遠艦本身堅不可摧的鐵甲堡設計,難怪徐建寅會驕傲地稱之為「當今遍地球第一等鐵甲船」。不過,同樣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定遠艦攜帶的這款重炮,以及另外兩門同樣出自克虜伯工廠的副炮,存在一個今人看來匪夷所思的特點:每完成一次射擊,就必須將炮塔旋轉回固定位置進行再裝填。19世紀後半葉,各國主力艦上的炮塔普遍採用英式露炮台式涉及,即炮塔固定而火炮旋轉,這種設計簡潔可靠且成本低,但當時的大口徑主炮普遍將推彈機構與揚彈機構置於炮座下,這使得主炮無法實現全形度裝填,必須回復到所謂的「裝填線」位置才行。這種今天看來頗為古怪的裝填模式,在當時卻是海軍主力艦的常態,一直到19世紀剩餘的幾年,英國人將「尊嚴」和「光榮」級戰列艦主炮的推彈機構上移到炮塔內,才完全實現了大口徑火炮的全形度裝填。

甲午戰爭後被日軍俘虜的「鎮遠」艦上的右側主炮塔

定遠艦主炮的另外一個技術特點也大大延遲了射速。19世紀以來,隨著口徑和彈藥質量的不斷增大,火炮的后座力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為了抵消掉這種看似無用的力量,各國紛紛改進以往的固定式炮架,以減輕后座力對火炮瞄準與射速的不利影響。在定遠艦出世的年代,雖然火炮炮架可以分為老式的架退式和新式的管退式,但這兩種形制並非完全互斥。當時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有兩款型號的炮架:

一種是阿爾比尼炮架(Albini mounting),簡單來說,就是在炮架上安裝一套斜坡狀的滑軌,炮架中間連接一套液壓筒。在擊發瞬間產生后座力時,炮管連同上炮架沿斜坡上移動,同時帶動輔助緩衝的液壓筒活塞,消耗了部分坐力。待後坐動能耗盡,上炮架再在重力作用下緩緩複位。這種模式的炮架頗像輔助了液壓筒的架退炮,雖然極大抵消了後坐力,但在複位時還需要人力協助。定遠,鎮遠和濟遠艦的主炮都採用了這種炮架。

濟遠艦210毫米主炮側視圖,採用阿爾比尼炮架

另外一種是維瓦瑟爾炮架(Vavasseur mounting),雖然也設計有斜坡狀滑軌,但卻配有兩套液壓筒,分置於兩側滑軌上。在發生過程中,這兩套液壓系統不光可以抵消掉后座力,還可以起到炮管複位的作用,雖然結構較阿爾比尼炮架複雜,但卻有利於提高火炮的射速。從結構上來看,更類似於早期的管退炮,而這種炮架在19世紀末被廣泛應用於大口徑速射炮的設計。

採用維瓦瑟爾炮架的英國海軍6英寸艦炮

305毫米火炮的這種設計在定遠艦剛剛面世時並不算落後,但到了中日開戰前就顯得有些尷尬了。上述的這些技術特點讓主炮射速僅僅只有3分鐘/發,不幸的是,北洋水師的對手聯合艦隊卻大量裝備了裝有維瓦瑟爾炮架的6英寸及4.7英寸速射炮。雖然口徑遠不如北洋水師的巨炮,但其理論射速普遍達到了5-7發/分鐘,這讓日本軍艦擁有很大的戰術優勢。

英國阿姆斯特朗生產的6英寸速射炮,日艦裝備的就是這款火炮

其實日本也同樣渴求巨炮,但限於緊張的軍費,根本無力購買和建造與重炮相匹配的鐵甲艦。最後只得在法國造船專家的建議下,向法國購買輕量級的三艘「松島」級巡洋艦,將320毫米的加奈特巨炮裝在這種小船上,想藉此壓制住北洋水師的巨炮火力。

後來的實戰表明,這種折中式的設計並不成功,卻讓日本人廣泛裝備的阿姆斯特朗生產的大口徑速射炮大放異彩。在大東溝海戰中,日艦的速射炮很快壓制住了北約水師側翼的慢速軍艦。不久,日軍第一游擊隊的吉野,浪速和秋津洲號巡洋艦,配合本隊的松島,橋立等友艦,一度將定遠鎮遠二艦團團圍住,6英寸及4.7英寸速射炮像雨點一樣襲來,定遠艦上層建築幾乎盡毀,但速射炮的威力不足以對這艘巨艦形成致命傷,定遠與鎮遠依然挺立在日艦群狼之中巋然不動。以至在松島號上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重傷彌留之際,發出了「定遠怎麼還不沉啊」的浩嘆。

英國畫家筆下,被日艦圍攻的定遠艦與鎮遠艦

日本方面描繪的三浦虎次郎死前的場景,他身後的軍官指著船艙外的定遠艦

然而定鎮二艦官兵的英勇奮戰還是無力扭轉戰局,日艦兇猛的火力最終讓北洋水師蒙受了慘重損失。大口徑速射炮雖然對定遠鎮遠無能為力,卻可以輕鬆壓制致遠,經遠,超勇,揚威這些輕量級的軍艦。而缺乏速射炮的北洋水師在暴雨般的炮擊面前只得疲於奔命,其實從李鴻章到丁汝昌,都曾希望加快國產速射炮的研製,並迅速裝備艦隊。而就在甲午戰爭爆發的前一年,江南製造總局仿製成功了英國阿姆斯特朗製造的6英寸速射炮,已經準備投產,無奈在1891年戶部的一道《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讓朝廷再未給北洋水師添置一炮一彈。在開戰前夕,僅僅將用於試製的4門國產速射炮裝在廣甲艦上,這還是丁汝昌求爺爺告奶奶才得到的。清朝上下對近代海軍戰略的短視和無知,最終葬送了這支苦心經營的艦隊,也最終陪上了這個腐朽王朝最後的尊嚴。

江南製造總局於1893年仿製成功的6英寸大口徑速射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罕見彩照:婦女能頂半邊天!二戰期間女工投入飛機製造
戴著防毒面具去上課:二戰期間,孩子們經歷的苦難童年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