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落實 落實 再落實

落實 落實 再落實

一天緊湊的會期,三次全體會議,六組分組討論,講實情、出實招、謀實局、落實子,成為今天在京舉行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基調。

落實,落實,再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之後,「深入抓、抓深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是教育系統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於此,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關鍵詞就是兩個字——「落實」。著眼工作實際,直奔改革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紛紛為新時代教育新發展新跨越開好局、起好步、奠好基積極建言。

狠抓落實,寫好新一年教育「奮進之筆」

「工作報告的針對性強,對2019年的工作進行了總體謀劃,部署了在教育深水區如何做好教育改革發展,並對如何落實提出了具體要求,讓人警醒,有很強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說。

寧波市教育局局長朱達將陳寶生部長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比作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重要精神的動員令,他認為大會報告對問題的分析很有啟示性,對工作的部署具體,操作性也很強。

參加完上午的會議,貴州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朱新武用「新」和「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講話新,教育工作要點的寫法新,工作方法新,實現路徑新。『准』則是切中了省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問題,比如高考改革、教師編製、教師績效工資等問題。」

「與2018年初搭建的教育改革『四梁八柱』相比,現在內部的傢具可以說已經逐步配備完善了。」聽完工作報告,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對下一階段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報告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為今後地方工作的開展指明了路徑和方法。」

「與往年的會議相比,今年對教育優先發展的重視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讓我們倍感振奮,同時深感責任重大。」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認為,今後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繼續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對於海南的人才儲備、人才素質的全面提升是一個新的挑戰。努力滿足國家戰略對人才的需求,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曹獻坤說。

「抓落實不能空喊口號。」如何在落實上下功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宇輝認為,「落實工作必須周全、具體,注重細節的考量和設計,同時還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研究具體問題。」

攻堅克難,教育改革著眼關鍵環節新突破

當前校長和教師感受最深、呼聲最強烈、關注度最高的是什麼?還是改革!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一頭連接著中央的政策,一頭連接著基層的需求。不少參會者表示,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是圍繞破除教育領域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在一些標誌性、引領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

會議明確提出,要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克服「頑瘴痼疾」,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甘肅省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時,我們原本以為是由省委常委擔任組長,結果省委書記說他來擔任。」王海燕說。

翻看2019年「奮進之筆」攻堅行動專項方案,與會者發現,教育評價改革攻堅行動成為一項重要內容。

《2019年「奮進之筆」攻堅行動專項方案(徵求意見稿)》明確,要從教育評價的主要對象入手,聚焦學生、學校、教師、政府、社會5個維度,分類分層進行研究和經驗總結,聚焦問題,明確深化改革的思路,分批推出教育評價改革舉措,推動形成相對科學完整的教育評價改革制度框架。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林和平表示,教育評價改革的核心在於合理科學,這其中包括要尊重辦學規律、人的成長規律,以此建立一套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和分類評價體系。

「評價工作既要實現點上的突破,也要注重系統全面。除了5個維度,目前還需要系統謀劃,有效指導各地朝著科學的方向和目標邁進。」朱新武說。

繼續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等,同樣成為2019年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關注的重點。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陸靖介紹,為充分激發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設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方案》,把經常性經費自主統籌、人員編製、正高級崗位結構比例調整等14項「放權鬆綁」許可權下放給試點高校。《上海市高等教育促進條例》則首次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將加快「雙一流」建設、促進高校分類管理評價固化下來。同時,上海還出台高校分類管理指導意見,把分類思想全面融入高水平大學建設、學科專業和學位點建設、考試招生等高教管理各環節,形成了分類規劃、分類投入、分類評價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聚焦民生,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

教育承載著萬眾期待,每一項政策都牽動著億萬家庭,「滿意」的維度、心理預期、目標參照等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深刻變化。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始終在路上。如何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依然是教育系統2019年繼續寫好「奮進之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徵求意見稿)》中,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聚焦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提高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堅決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辦好特殊教育等熱點。

經濟欠發達的青海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為目標,深入推進控輟保學攻堅。「目前青海省義務教育鞏固率96.85%,提前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在展示成績的同時,青海省教育廳巡視員、副廳長陳啟福坦言,學生「進得來」的工作只是第一步,青海「留得住、學得好」任務依然艱巨,與國家的要求還有差距,「要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實,繼續努力寫好青海教育的『奮進之筆』」。

圍繞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入園難、就近入學等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問題,北京市近年來採取了系列措施:積極推進課後服務工作,參與學生98萬多名;大力治理校外培訓機構7700多家;堅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初中、小學就近入學比例分別達96%、99%以上、多種方式增加學前學位6萬多個……

如何攪活優質教育的一池春水?「下一步,我們要聚焦增量提質,在擴大基礎教育優質資源上下功夫。」劉宇輝介紹,北京將持續推進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深化學區制改革、集團化辦學,規劃新建一批市級統籌優質校,同時加強北京數字學校、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等平台建設,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線上流動。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19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有特色 教有特點 學有特長
學生在生態園裡快樂成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