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死後還有沒有意識?實驗證實:數分鐘內還存在意識與記憶

人死後還有沒有意識?實驗證實:數分鐘內還存在意識與記憶

人的意識來源於哪裡,是怎麼產生的?人類大腦是世界上最精密、最複雜、最神秘的「機器工廠」,儘管無數的醫學家、神經學家乃至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研究,卻仍無法解開大腦背後的謎團。不過,近期科學家經過上千次的死亡前腦活動測試,終於揭開了關於人死後大腦意識存在性的問題。

在過去四年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約2000名瀕死心臟疾病患者進行了跟蹤研究,並且對其中倖存下來的330人進行了採訪。數據顯示,倖存者中約有140人能夠清楚描述在心臟停止跳動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一些事情,如醫生對其進行的一些搶救行為以及家人的反應。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Resuscitation》期刊。

一般認為,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主觀反映。然而「反映」一詞過於被動,無法顯示意識主體的地位和主動性,更談不到什麼創造性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意識是人腦對刺激的反應。意識的結果一方面通過人體器官作用於外界,另一方面也通過改變人腦本身的結構而形成記憶。

負責這項研究的Parnia博士由此得出結論,當人處於死亡的第一階段時,大腦仍然可以保留某些意識。但這一過程的時間很短暫,約為心臟停止跳動後的三分鐘內。

一般來說,當心臟停止跳動後血液也會隨之停止流動,所以大腦的所有機能也會停止。但由於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數分鐘之內,大腦內部還有部分殘存的血液存在,所以大腦意識的消失相對心臟停止跳動會有一個滯後時間。不過,目前科學家們還無法破解此時大腦中殘存的意識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在心臟停止跳動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體的很多器官還會繼續運作,比如毛髮和指甲還會繼續生長,體內的一些細胞也還會繼續進行生理活動。此外,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死而復生」的人,即心臟停止跳動一段時間後能再次恢復跳動,意識也會隨之恢復。

2018年進行的另一項研究還表明,大腦內部的生理活動可能在人死亡後10分鐘內繼續進行。

人腦由140多億個腦細胞構成,每個腦神經細胞都有許多神經樹突,通過神經突觸與其它腦神經相連。這些神經連接互相交織,形成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神經網路。人腦的這種結構決定了意識這種反應的對外形式和對內改變的複雜性。

生命的本質,在於它的「意識」。這種生命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自我」意識。擁有自我意識的生命體,才能與物質世界區分開來——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真菌、病毒或者其它,人與其它生物意識的最大區別即是主觀能動性。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有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通常我們理解為孔子對於「怪力亂神」的一種看法。而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范縝在其著名的《神滅論》中也有「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的說法。或許,只要弄清楚了人死亡之後是否還存在意識,也就能解決關於是否存在鬼神的問題。

作者/朱張航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美髮布報告:預計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4°C,地球或不再適宜生存
人死後還有沒有意識?科學家實驗證實:數分鐘內還存在意識與記憶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