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原來,你的身體喜歡這種頻率
說起冬天洗澡這件事
北方人半個月一次
和家人一起上澡堂
泡完澡再搓個背,舒服極了
南方人即使被凍得哆哆嗦嗦
也要堅持每天沖一下,絕不認輸
冬天到底多久洗一次澡更好?送你一份健康的冬季洗澡指南。
澡洗錯了,身體會遭罪
日本溫泉氣候物理醫學會調查發現,每年12月~1月是洗澡事故高發時段。
美國民政安全委員會調查顯示,家居意外已成為第五大死因,其中浴室傷害最常見。
感冒
冬季浴室潮濕寒冷,水蒸發需要吸收很多熱量,會使體感溫度更低。洗澡時如不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受寒,導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受到熱水的刺激,人體血流加快,心臟出現反射性的心率加快。一旦關掉水龍頭,或是有寒氣入侵,毛細血管又會收縮。
冷熱變化會不斷刺激血壓與心率,容易出現急性腦、心缺血,導致急性腦中風、心臟病等危險。
暈厥
一般來說,冬季剛開始淋浴時和淋浴30分鐘以上時,是暈厥的高發時段。
洗澡時間過長,浴室內濕度過高、通風差,往往會造成人體缺氧,引發頭暈、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皮膚病
冬季氣候比較乾燥,人體新陳代謝緩慢,皮膚抵禦外界傷害的能力減弱。
再加上較頻繁地洗澡,皮脂被沖淡,導致皮膚出現龜裂,易受到外界刺激。
摔倒
研究顯示,衛生間最易滑倒的時刻,是邁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間的一瞬間,很多老人因此導致骨折,甚至誘發心絞痛等疾病。
不同人群的「冬季洗澡時間表」
成人 3~5天一次
盆浴以20分鐘為宜,淋浴5~10分鐘即可。洗澡水溫以38℃~40℃為宜。
研究顯示,40℃的水不會令交感神經亢奮,而是溫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更利於出浴後身體保暖。
孩子 一周2次
孩子皮膚的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皮膚角質層被水浸泡後會變得更加鬆散,冬天洗澡過勤會讓皮膚愈發乾燥。
冬季給孩子洗澡前可先打開浴霸預熱,洗澡時關掉。孩子肌膚對水分的需求更大,體內的水分蒸發量也大,洗澡時間每次20分鐘即可。
老人 5~7天一次
老人淋浴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洗澡時動作盡量放慢,洗完澡後休息10分鐘後小口喝下一杯溫開水。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神經系統功能衰退,造成手腳不靈活、行動遲緩,要格外當心洗澡摔倒。
6步洗個健康澡
洗澡前熱身
冬天洗澡前應該先做熱身,提高體溫。例如原地踏步、拉伸、扭腰等,以身體微熱、不出汗為宜。
注意保暖
提前在浴室里打開電暖氣、浴霸等,減少與室外的溫度差。如果泡澡,宜先用溫水淋浴片刻,讓身體適應溫度變化。
洗完澡要披一條厚浴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換好貼身衣服。
補水
洗澡前喝杯白開水,可以補充因毛細血管擴張而導致的水分大量散失;洗澡後儘快補水,可更好地補充體內丟掉的水分。
喝水以少量多次為宜,這樣有利於心臟有規律、平穩地吸收水分。
補充能量
浴室環境悶熱,洗澡時新陳代謝較快,很容易出現飢餓感。洗澡前應吃點東西,保持五六分飽的狀態為宜。
少用沐浴液
冬季氣候乾燥,過多使用沐浴液會破壞皮膚保護層,加重乾燥、瘙癢等癥狀。
沐浴液等清潔用品可以一周使用一次,或者僅使用在手肘、脖子等易髒的地方。
注意順序
冬天洗熱水澡,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會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擴張的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缺血。
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溫暖後再慢慢往身體其他部位淋水,讓身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小貼士
洗澡時學習下面兩個動作,讓養生效果翻倍。
揉肚子
痔瘡患者、胃腸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可以試試這個動作。
洗澡時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用淋浴噴頭沖腹部。
搓搓臉
長期壓力大的上班族可以試試這個動作。
兩手掌在面部上上下下揉搓,每秒一次,搓3~5下。
在摩擦和水溫雙重作用下,加快面部血液循環加快,舒展表情肌,促進新陳代謝。


※注意!說這幾種病能根治的都是騙子!別再傻傻浪費錢了!
※為什麼經常運動卻總是生病?專家說:90%是這個原因!
TAG:科普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