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罄竹難書:費奇日記中記述了大屠殺前後南京怎樣的變化情況?

罄竹難書:費奇日記中記述了大屠殺前後南京怎樣的變化情況?

喬治﹒費奇,美國人,1883年出生於中國蘇州,為了紀念他的出生地,他給自己起了一個中國名字——費吳生。他的父親是一位傳教士,母親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費奇從小在中國長大,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1900年,費奇回美國讀書,並取得博士學位,1909年他回到上海,在上海任基督教青年會幹事。

費奇

1937年,費奇在各地視察青年會工作,11月中旬回到南京。此時的南京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上海潰退下來的中國軍隊撤退到南京附近,許多士兵湧入南京,南京城內四分之三的居民或外僑已經離開或正準備離開,日軍準備進攻南京,南京城內一片混亂。面對如此危急的局面,費奇毅然決定留在南京,幫助保護未撤離的居民。他和幾個一起留在南京的知名外籍人士一起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費奇任總幹事。在日軍攻入南京,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的時候,費奇和同伴一起,用自己美國人的的身份全力幫助和保護難民,並記錄下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這些文字或影像記錄,在戰爭結束後,成為揭露日軍在南京暴行的鐵證。

被屠殺的中國人民

費奇的日記從1937年12月10日到1938年1月,記錄了大屠殺前後南京的變化情況及慘狀。在費奇的心中,南京是一個「我們引為驕傲的美麗城市,依然有著法律與秩序」, 而在日軍進入南京以後,南京「則是一座廢棄的、充滿仇殺、洗劫而大部分被焚毀的城市」。

在日軍進入南京城以前,費奇和安全區的工作人員都在為了安全區的建設做著積極地籌備。費奇12月1日的日記記載了他們在日軍進城前的想法,「我們沒有感覺到有嚴重的危險,以為日軍似乎想讓難民區避免空襲和炮彈,而且和日軍自侵犯以來造成的地獄相比,南京是一座秩序和安全的天堂」。 可是,他們絕沒有想到幾天後的南京會變成一座充滿殺戮和恐懼的人間地獄。

被屠殺的中國人民

日軍在南京製造的暴行罄竹難書。他們進城以來隨意搶劫,向難民索取金錢,把任何能找到的財物從他們身上劫走,「甚至連最後一點卧具也不放過」。 難民維持生計的黃包車、家畜等都被搶走。他們還搶劫商店,費奇曾看到「暴徒在商店裡縱火,更遠一點的則是他們把擄獲物品裝上卡車」。 費奇回憶,1月18日的一天,一個男子因為沒有錢給日本兵而被他們用子彈打穿胳膊,另一個人因為沒有力氣搬一個很重的東西就被日本兵打傷,這樣的例子很多。日本兵為了銷毀他們搶劫的證據,在搶劫了商店和住宅之後往往再縱火焚毀,南京城內每天都會發生多起縱火事件,有時甚至一整條街都在燃燒。費奇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南京已系統地被搶劫和焚燒,現在只剩下一具空殼。大部分商店和中國人的房屋已被燒掉——在勝利者從中拿走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之後」。 日本人蠻橫無理的殺害中國人,他們從任何地方可以抓走他們認為可疑的人,手上有老繭可能會被認為是中國士兵,然後帶走殺害;電廠工人被當作國營事業職工被抓走並槍斃;還有的人是因為阻止或反抗日軍的強姦而被殘忍殺害……費奇在日記中也多次記載了南京城屍體堆積如山的慘狀,12月15日:「我們確實是在兩到三英尺厚九十英尺長的成片屍體上開車通過。情景難以形容,我永遠難以忘記這段旅程」。 「城市一帶惡臭熏天——到處是大嚼屍體的野狗」。 12月22日費奇記載:「一個泥潭中有50具屍體,全部是老百姓,雙手綁在背後,有一個人的頭被完全砍掉。難道是他們在練習刺殺?」 如此慘烈的場面在當時的南京數不勝數。

來源:《南京大屠殺與西方國際友人》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研究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boom,boom,boom,」,二戰後飛速發展的世界經濟
一磚一瓦一世界:漢代城市規模、規劃和布局是怎樣的?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