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漢鍋台上掛幅「破畫」,竟是國寶級文物,和末代皇帝有關

老漢鍋台上掛幅「破畫」,竟是國寶級文物,和末代皇帝有關

1912年清朝滅亡,末代皇帝溥儀雖然退位,但依然享受優待條件居住在紫禁城裡,他借賞賜弟弟溥傑為名,將皇宮內大量的書法、名畫、古玩等盜運出宮。1924年,西北軍閥馮玉祥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到東北當上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將之前偷運出宮的國寶文物運到了長春的偽皇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偽滿洲國覆滅,溥儀成為了階下囚,而偽皇宮內的大量書法、名畫等珍藏遭人偷盜、哄搶,流落民間、下落不明,這批珍藏被稱為「東北貨」。

溥儀

1962年,文物部門向全社會徵集流散民間的「東北貨」,消息發布後,老百姓們踴躍獻寶,有一個50多歲的鍋爐工李老漢將一張在自家鍋台上掛了幾年的髒兮兮的「破畫」給交了上來,工作人員給了他160塊錢,李老漢高興壞了,他做夢也沒想到一張「破畫」竟然這麼值錢。後來經過專家們的鑒定這幅畫竟然是國寶級文物、金代畫家張瑀的名畫——《文姬歸漢圖》,此畫世所罕見、價值連城,省領導知道後決定重獎李老漢,當考古人員再次找到李老漢時,他害怕的說:「不是偷的,我沒犯罪」,老漢的反應讓人哭笑不得,當人們跟他解釋一番並補發了2000塊獎金時,李老漢眉開眼笑。

文姬歸漢圖

據李老漢講述,這幅畫是自己姐夫在長春偽皇宮裡當兵時拿出來的,自己也沒覺得是什麼值錢玩意兒,一直以來將它掛在鍋台上。這一掛就是十幾年,一幅珍貴無比的名畫被煙熏得面目全非、黑乎乎、髒兮兮的。

這幅《文姬歸漢圖》是金代大畫家張瑀的傳世名作,縱29厘米、橫129厘米,畫中描述的是東漢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擄走並生育了兩個孩子,12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派人接蔡文姬歸漢,而這幅《文姬歸漢圖》畫的就是文姬從匈奴歸漢的行旅場面,畫中人騎疏密錯落,描繪出了長途跋涉的氣氛和寒風凜冽的塞外風情,整個行旅隊伍由12人組成,其中蔡文姬頭戴貂冠、腳蹬皮靴,雙眼目視前方,看著自己的家鄉,躊躇滿志又悲喜交加。

文姬歸漢圖

金代繪畫作品傳世數量十分少,這幅《文姬歸漢圖》是絹本,比起紙質書畫容易保存、不易損壞,正因為此它才能流傳下來,即便是在李老漢鍋台上掛了十幾年也只是變髒並沒有損壞。此畫價值連城,為研究金代繪畫藝術發展、文姬歸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金河田(Golden field)超越榮耀白色台式電腦機箱 側透DIY遊戲水冷主機箱(ATX/M-ATX/ITX/2風扇/240冷排)

¥22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她是民國奇女子,當尼姑被趕出廟門,最後跳海而死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