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城繁榮,百姓富裕,大臣之功!臣子:對,窮人都被趕跑了
古代的君臣關係,似乎是一種難以調和的關係,和皇帝太親近,太疏遠都不合適。不過君臣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臣子要尊重皇帝,這也是最基本的。但是歷史上總有一些奇葩,他們的日常就是怒懟皇帝,還讓皇帝無話可說。
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說說,北宋時期的三位大臣,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懟皇帝的。第一個要說的是宋太祖時期,一個叫做張融的官員。有一次宋太祖見到張融,認為他的能力出眾,於是就許諾他升他當司徒長史。
張融一聽非常高興,當下就謝恩等著陞官了。可是他連著等了好幾天,都沒有接到任命的文件。於是張融一氣之下,找了一匹瘦小的馬匹,每天騎著馬在宋太祖跟前晃悠,有一天太祖終於忍不住了,他問張融:你的馬為什麼這麼瘦?你一天給它吃多少糧食?
張融回答:每天給他喂一石,太祖很驚訝:每天喂一石,馬還能瘦成這樣兒?張融:我每天都承諾給他一石食物,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給他,只是在口頭上進行了許諾而已。宋太祖聽完,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許諾,第二天就把任命書下發到張融手裡了。
第二位官員是宋真宗時期的馬知節,這位官員回答皇帝的時候, 從來不按照劇本和套路回答,宋真宗去泰山封禪的時候,帶了很多大臣,並且要求他們在路上必須齋戒吃素。雖然皇帝是這麼說,但是很多大臣還是偷偷吃了肉。
到了泰山腳下的時候,他為了表達自己對手下的關心,說到:愛卿們一路上都在吃素,辛苦了啊。別的大臣回答都是不辛苦,唯獨馬知節站出來說:還行,路上也有吃驢肉的。懟的宋真宗一點兒脾氣都沒有。
還有一次真宗上了都城的御樓,看到都城一片繁華,隨即感嘆道:現在都城如此繁華,百姓生活都很富裕,這都是愛卿們的功勞啊。剛說完馬知節就接話了:是啊,窮人都趕出城外去了。
第三位是宋朝的宰相趙普,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後,想要讓符彥卿掌握兵權,趙普聽說之後極力反對。太祖十分不解:你為什麼要一直懷疑彥卿,再說了,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能會辜負我呢?趙普聽完幽幽地回答道:那你當初是怎麼辜負了周世宗的?
這三位大臣面對皇帝的時候,絲毫不給皇帝留面子,上去就是一頓懟,把皇帝的臉都快打腫了。不過他們說實話的勇氣,還是值得肯定的,這樣的君臣關係是不是很少見呢?


※秀才出一上聯:半弦月下三千客,下聯意境恢宏,縣令聽完大聲叫好
※將夜裡的角色有沒有原型?夫子其實就是孔子,主角寧缺的原型是他
TAG:西涼小蠻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