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強迫症與焦慮症有哪些區別?

強迫症與焦慮症有哪些區別?

焦慮症、強迫症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精神疾病,他們不但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影響,也會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危害。

生活中強迫症往往都會被誤以為是焦慮症,因為兩者的癥狀真的很相似,確實也有重疊出現的現象,但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還是導致了它們有不同的預防方法。

焦慮症

焦慮症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卧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弔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做惡夢,易驚醒或潮紅,易出汗,手指發麻,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等。

有些患者為上述軀體不適感而焦慮不安。常自捫脈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還有,皮膚顏色是否已經改變,為此而情緒緊張。檢查時患者焦慮,雙眉緊鎖,肌張力增加,反射活躍,常伴有不安的動作,如不斷的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頓足等。

所謂焦慮性歇斯底里,見於部分焦慮症患者,可有陣發性恐懼發作,表現心情極度緊張恐懼,心慌,喉部有窒息感,全身顫抖以及暈眩和飄浮不穩感等。患者往往認為這是一種瀕死的感覺,它與歇斯底里的區別,在於發作間期仍有上述焦慮,緊張情緒存在。

強迫症

強迫症的基本癥狀是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患者可僅有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或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動作。患者能充分地認識到這種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是不必要的,但卻不能以主觀意志加以控制。由於強迫癥狀的出現,患者可伴有明顯不安和煩惱,但有強烈的求治慾望、自知力保持完整。

強迫症和焦慮症兩種心理問題,更容易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是強迫症。青少年預防強迫症的方法如下:

首先,青少年要切記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於追求完美。不要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樣做到底行不行?別人又會怎麼看我?

其次,青少年預防強迫症的方法要學會順其自然。青少年心理強迫症的一大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常常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青少年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鑽牛角尖,要明白:適應環境遠比改變環境重要。這也是強迫症的預防措施之一。

最後,就是要學會享受過程,不過分看重結果。做事情都抱著一種欣賞、感受和體驗快樂的心態。牢記一條生活準則:凡事只許想一次、做一次,力戒重複和不放心。

人格素質要從小培養起,而青少年階段正是人格塑形的關鍵階段,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強迫、焦慮的現象出現,學會及時防治孩子的不良性格傾向。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聖安醫院 的精彩文章:

節日,醫院也要有家的氣氛!
人們為什麼會自殘

TAG:天津聖安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