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技巧:書法」臨摹」原則

書法技巧:書法」臨摹」原則

學習書法的最基本功是臨摹。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這已是被無數前人的經驗和體會所證明的。

初學者首選臨摹範本《多寶塔碑》的風格

臨摹大多以古人善本碑貼為範本,通過臨摹熟悉漢字的筆法、筆勢和筆意,提高書法水平,掌握書法規律。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或稱「影書」。小學生習字,用描紅本子,也屬摹。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臨』就是看著寫,『摹』就是照著寫。

《丹鉛總錄》引岳珂語稱:「臨摹兩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櫨欀桷,雖具準繩,而締創既成,氣象自有工拙;臨帖如雙鵠並翔,青犬浮雲,浩蕩萬里,各隨所至而息。」南宋美夔《續書譜》稱:「初學書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又稱:「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

從古人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臨」易學到用筆精神,而「摹」則易學到點劃結構。臨摹之外,尚有「鉤」法,用油紙蒙碑帖或真跡上,以極細之筆畫將油紙下字跡雙鉤下來,再用墨填滿雙鉤內空處,稱「鉤填」。要倡導臨摹,而不是「鉤填」。只有臨摹到了一定程度後,書法才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融合百家,自成一體。

臨摹的順序主要是先從「摹」開始,待有了一定基礎後,即比較接近範本漢字的形狀後,再進入臨寫階段。在「摹」的過程中,要求點划到位,字得其位,盡量寫得圓滿有力,起筆、行筆、收筆合乎書法規則,把筆墨悉數寫在空心字(或紅字、影字)之內,但千萬不能復筆。在不斷的「摹」、「描」過程中,既講究形似,也不斷總結筆法、結構規則,體會藝術思想和藝術規律。

進入臨寫階段,則要看著字帖用筆法進行寫,「臨」又分為「實臨」和「意臨」兩種,「實臨」的基本要求是寫出的字和字帖一樣為佳,側重點在「形」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形似」,這是臨摹的初級階段,而「意臨」則要求形神兼備,它可以加入自己的思想,是高層次的「臨摹」。不論是「實臨」或者是「意臨」,都對用筆有嚴格的要求,這一點是一樣的。此外還有「空臨」和「背臨」,「空臨」就是看著字帖用筆或指在空中寫;「背臨」就是在「臨摹」的過程中,用心把字帖記下來,背著字帖進行書寫。

《多寶塔碑》(局部)

怎樣選擇臨摹的碑帖?應遵循兩個原則:

1、先學楷書,且選擇既經典又適合打基礎的優秀碑帖;如歐陽詢的《九成宮禮泉銘》;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等。

2、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碑帖。如喜歡字體方正、勁險有力的,則學歐陽詢的九成宮;如果喜歡有肉有筋、端莊正氣的,則學顏真卿的多寶塔碑。

字帖一旦選定,就不可任意更改。等到臨了數十遍、數百遍,已經學好了該種楷書體後,方可選擇學習其他楷書體。楷書是其他各種書體——行書、隸書、篆書的基礎,楷書學好了,了解了楷書點劃寫法、運筆特徵、字體結構特徵等,再學習行書、草書、隸書等書體的一些基本方法後,就容易學好這些書體。

臨貼時,要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每筆都要求工整,按圖索驥,用腕用筆,用心用力。臨寫過程中,專心致志,臨貼前,先揣摩字帖的神態、運筆、結構,做到心中有數。不僅要求執筆正確,而且在行筆過程中注意節奏的快與慢,用筆的高與低、前與後、上與下、轉與折、連與斷的變化,不斷加深了解字體在形態上大與小、寬與窄、斜與正的變化,逐步提高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

當臨寫進行到一定數量、一段時間後,這時要求不僅追求形似後,還要研究範本的風格、韻律、精神內涵等內存的東西。開始追求神似的境界。大量臨摹,遵守規則,逐步掌握書寫技巧,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事半功倍,從而達到藝術升華。

「創造性臨摹」是「臨摹」的最高階段,也是自己風格形成的階段。此時,已經基本掌握了字帖的特點、形成的原因、思想的表達、思維的方法、藝術特點、書寫的技巧等,在臨寫的過程中,或創作過程中,按自己的審美觀點、藝術情趣進行「創造性臨摹」,它不要求和字帖完全一樣,只要把它的精華提取出來進行消化、吸收,在行筆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要達到「創造性臨摹」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必須不斷的從古人範本中吸取營養,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

有文評說顏真卿《多寶塔碑》的風格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怒目、力士揮拳」。這十六字用來評騭顏真卿書法總體風格,或也無可厚非,但具體到《多寶塔碑》就另當別論了。此碑是顏魯公存世最早的作品之一,其風格尚未完全擺脫褚遂良等書家的影響,端正之餘不乏妍妙,明人孫鑛更說它「秀媚多姿,第微帶俗」(《跋》)。而且,米芾《書史》中說:「顏真卿書如項羽按劍,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特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此文以荊卿(即荊軻)代項羽,也不甚妥。而我認為,包括米芾《書史》的那段評價,對顏書而言仍不過是皮相之論,似乎顏書一味粗莽、霸悍。後世某些學顏不得法的人更有把顏字寫成莽夫、夯漢模樣的。事實上,顏書之所以與杜詩、韓文並稱為盛唐之音的代表,自有其豐富內涵。我們今天欣賞顏書,當然不必拘泥前人之說,把顏書當作什麼儒家思想的化身、忠孝仁義的符號。單純從審美角度來說,詩評家嚴羽的看法比較言簡意賅且恰如其分:「……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滄浪詩話》)要緊的就是這「氣象渾厚」。

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人,一說為琅琊臨沂人。玄宗開元進士,出為平原太守。肅宗時遷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刑部尚書,累進封魯郡公。顏真卿家學淵源,精於書法,師承褚遂良、張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書法家。此碑首題「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正書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長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現藏於西安碑林。楷書,高285厘米,寬 102厘米,此碑為岑勛撰文,顏真卿書,史華刊石。天寶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陝西興平縣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拓本原為李宗瀚舊藏,今藏故宮博物院。碑中「鑿井見泥」之「鑿」字筆劃完好,宋拓。白紙挖鑲剪裱冊。這是顏真卿四十四歲時的作品,在現存作品中年代較早。結定平穩謹嚴,一絲不苟,剛勁秀麗,與其後期書法面貌很有不同。

《多寶塔碑》是顏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為後人初學書法的極佳範本。但是,此碑並沒有形成顏真卿寬博雄渾的風格特點。此碑用筆筆筆藏鋒、筆筆回鋒,結構疏密勻稱,風格嚴謹莊重。臨習此碑應注意用筆的提按轉折、結構的內緊外松和上緊下松。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勛撰文,顏真卿書丹,徐浩題額,史華刻字,現藏西安碑林。碑文寫的是西京龍興寺和尚楚今靜夜誦讀《法華經》時,彷彿時時有多寶佛塔呈現眼前,他決心把幻覺中的多寶佛塔變為現實,天寶元年選中千福寺興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為皇帝和蒼生書寫《法華經》、《菩薩戒經》,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義。此碑是顏真卿早期成名之作,書寫恭謹誠懇,直接二王、歐、虞、褚遺風,而又有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輩書法家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民間的書法藝術吸取營養。整篇結構嚴密,字行間有烏絲欄界格,點畫圓整,端莊秀麗,一撇一捺顯得靜中有動,飄然欲仙。是他繼承傳統的作品。《書畫跋》:「此是魯公最勻穩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搜索公眾號「陝西省書法院」添加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主編大人是誰 的精彩文章:

最全的小楷書法史
談書法藝術的「到位」與「味道」

TAG:主編大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