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話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老祖宗說的啥?準不準?

老話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老祖宗說的啥?準不準?

老話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老祖宗說的啥?準不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數九」?是中國民間的一個節氣,而這個習俗早在古代的時候就流行起來了,至少是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過,因為南朝有一位叫宗懍的官員就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關於對數九這個節氣的描述:「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但是要說清楚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到現在也沒有什麼證據能準確地證明。

「數九」就是從冬至的那一天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計算單位,經歷九個「九」,就剛好是八十一天,這時候數九就數完了,在古代,人們認為過了數九中的八十一天,那麼離春天也就不遠了,到那時,便是春暖花開。

為什麼人們都期盼著春天的到來呢?因為在古代時期,他們的禦寒和保暖能力沒有現如今那麼好,更別說那些生活在特別寒冷的北方地區的人。所以古代北方人民對寒冷都充滿了恐懼感,他們甚至覺得冬季過的非常漫長,為了能挨過這漫長的冬季,他們還創作了「九九」歌謠來打發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數九」這種節氣特別適合我國北方地區的原因。

不同的地區,地理位置以及氣候都會有所不同,所以「九九」歌也會有很多個版本,北京的九九歌裡面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在湖南裡面的九九歌里變成了「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掛筆,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

但是不管是那一首,裡面都非常細緻的描繪出從冬至到來年春分這一期間的氣候變化。而要總結出這期間的自然變化規律,跟先輩們多年來的生活經驗是離不開,從歌謠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觀察能力。

而說完「九九歌」,也有很多關於它的俗語,小編就聽過這麼一老句,叫做「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頭九」那麼就是數九的最開始,也就是「一九」,而「九九」就是數九的尾巴,從字面意思解釋出來就是如果在一九這一期間沒有下雪的話,那麼到「九九」的時候天氣就會像六月份的天氣一般,非常的暖和。

要說像六月的天氣確實是有些誇張了,人們主要想表達的是九九過後天氣會暖和很多,實際上這句話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了多年的生活經驗才總結出來的,能夠流傳到現在,也是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說得太絕對,就拿現在的天氣預報來說,它有時候也沒有預測得那麼準確。

其實除了這句話之外,還有很多描述「數九」氣候的語句,這其中都離不開我們的先輩們對大自然的經驗,也非常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湖北發現戰國「水墓」,僅200平方,漂浮著21具少女屍體
1978年,武漢炸出超級大墓,出土文物,現代科技無法作出複製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