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收藏乾貨:古傢具斷代與辨偽八大技巧解析

收藏乾貨:古傢具斷代與辨偽八大技巧解析

專家為您掌眼

斷代—依據每個歷史時期的古傢具特徵,對古傢具辨偽繼而進行年代鑒定,不僅是收藏的基本功,而且是一門嚴謹的綜合系統科學。對古傢具來說,因存世量越來越稀少,有物可查的經典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傢具更是鳳毛麟角,多年來古傢具斷代的研究舉步維艱。

當今高仿手段不斷更新,並且突破了前人鑒定的一些理論,給辨偽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從古傢具收藏的客觀實際出發,針對藏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科學客觀全面的分析鑒定,而不是只靠主觀臆測的推理去斷代辨偽。

有些藏家或專家僅對明清傢具的斷代和辨偽進行了嘗試性摸索。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根據多年積累的眼學和實戰經驗進行斷代和辨偽;二是「就物論物」和「就地說器」的片面斷代辨偽。五零後六零後的大多數藏家,基本上都是走街串巷收老傢具的行家裡手。熟悉廣東傢具的行家,三句話離不開「廣作」;了解北京傢具的裏手,滿嘴跑「京作」,其他什麼「蘇作」或「晉作」也是大同小異。談及熟讀古書,通曉百家,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實非易事;一些木工出身有實踐經驗並對古傢具工藝設計有研究的匠人 ,斷代辨偽角度和眼學有其水準,從材質和制式甚至工藝和神韻等視角,從材質,形制,紋飾風格等方面,透過包漿或老辣等經驗進行古傢具斷代和辨偽,較為流行的方法大致如下。

一、 看紋飾。

從古代到明清民國的傢具的紋飾繁多,豐富多彩,有經驗的行家裡手 ,大致可從雕飾上判斷年代。明清的裝飾紋樣,有明顯共性,題材豐富,世俗化強,寓意祥瑞。但明代傢具裝飾題材多以植物紋、動物紋、風景,幾何紋樣和吉祥圖案等為主。而清代傢具則紋飾多為寓意類紋樣,大多由動植物圖案組成,大部利用諧音,如瓶和鵪鶉組成圖案,寓意平安。用蝙蝠和雲彩組成圖案,寓意福運等。另外蓮花、博古、火焰、佛八寶、道七珍,暗八仙和天龍等瑞獸紋飾在清代傢具中很流行。

二、看包漿和雕工

古傢具因時間久遠、木質老化和表面有包漿,古傢具鑒定常說的包漿,手感圓潤光滑細膩;表面圓潤、飽滿、流暢。包漿不是靠泥土掩埋或者用化學品腐蝕,染色打磨等手段實現的,而是各種環境中,由其他物質附在表面形成的一層物質,主要有二種形式:一是可溶凝結物;二是傳世品上的污垢。這些古傢具用酒精是擦不出顏色的。新傢具或是老傢具後雕工的,只要用酒精棉球在新口一擦馬上見紅,新舊立判。而且新雕工稜角分明,生硬發澀;老雕工圓潤,手感光滑,視感柔和。

三、 看痕迹

古傢具因使用時間長自然氧化,留下自然破損,磕碰劃痕及木質顏色變化所特有的印記。通常是靠多年對實物觀察所得。做舊古傢具,古韻感覺蕩然無存,生硬無光似是而非,讓人很不舒服。歲月侵蝕老傢具,腿足部自然變得的陳舊或磨損;而人工做舊的傢具,就像一個小伙整條腿都很結實很硬朗,到了足部就像剛被車軋殘的感覺。

四、 看底部

俗話說,看底部知深淺。將傢具翻過來或拆開榫卯,古傢具除了有自然老化的痕迹外,底部一般是不作修飾的,木料既不染色上漆,也不打磨拋光,手工鋸出,有不規則狀,自然隨意。而新傢具底部和穿帶卻很整齊光滑,所用木料都是芯材和好料,重要的一點是肯定有上漆和人工染色做舊的痕迹。如果能將傢具榫卯拆開,裡面新舊,一目了然。

五、看工藝

製作工藝包括兩方面,一是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工藝;其二為近代電動工具製作工藝及拋光工藝。手工製作會有粗細不等的紋飾,且表面光滑,在手電筒照射下或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靈動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或仿照古法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生硬規整的細凹線和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看工藝斷制式是鑒定常用的手法之一。

六、聞氣味

主要是對不同年代古傢具,根據陳舊的傳世氣味,作為輔助性鑒定辨偽的方法。老傢具藏於地下或置於高堂,無論哪一種,都與天氣土壤與人與物直接或間接接觸,陳舊氣味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久遠古代所處環境的氣味,何況製作的傢具的原木也有各自不可替代的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常用細紗布快速擦傢具表面後氣味更明顯,這也是輔助性通過氣味辨偽的一種方法。

七、聽聲音

通過叩擊傢具的內外壁,通過聲音可判斷古傢具是榫卯結構,還是膠粘的架構。如果自上而下聲音發悶,則說明內部是膠粘的,如果內外聲音差別不大,說明內部採用了榫卯結構。

八、練內功

藏界有句行話:求財心切則心不靜,心不靜則眼不明。主觀認為古傢具都是臟、舊,破。老傢具經過歲月流轉,會不可避免地留下歲月的痕迹。若深埋地下,有可能出現磨損破爛。若朝代更迭,社會動蕩,像五代十國,一般人會猜想古傢具肯定破爛不堪,但通過古傢具實物發現,器型保存基本完好。事實證明當今存世的古傢具,基本完好的數目可觀。聽傳說,聽專家,不如練好內功,當家作主。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了解奇特造型禮器——琮式瓶
書法演變史2:五代至清朝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