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沃森有錯嗎?憑藉發現DNA結構摘諾獎,如今人見人厭,遭實驗室解聘

沃森有錯嗎?憑藉發現DNA結構摘諾獎,如今人見人厭,遭實驗室解聘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是20世紀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和相對論、量子力學一起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三大科學發現。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之後的又一划時代發現,標誌著生物學研究進入了分子層次。作為現代生命科學和基因組科學的權威,在沃森等人的推動下,「生命登月」工程——人類基因組計劃在過去10多年裡成功得以實施,人類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基因圖譜。

DNA雙螺旋結構 在生物學歷史上是惟一可與達爾文進化論相比的最重大的發現,它與自然選擇一起,統一了生物學的大概念,標誌著分子遺傳學的誕生。是科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作為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摘得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這項值得載入史冊的巨大發現使沃森被譽為20世紀最受尊敬的科學家之一。當時年僅25歲的沃森則一鳴驚人,成為公眾心中令人矚目的科學英雄,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沃森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從十餘年前開始,他開始經常發表一些具有攻擊性的「種族主義」觀點。近日,PBS紀錄片中沃森再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引發世人熱議…

2007年,沃森曾因其「非洲的前景本身就非常黯淡」的言論而引發眾怒,但他依然堅持認為:由於基因的原因,非洲人的智力是遠遠低於歐洲人的。在《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中他還公開表示,雖然自己也應該希望種族平等,但「與黑人僱員打交道後就會發現種族平等並不存在」。後來,沃森也曾公開道歉,但這些言論所造成的影響與危害並沒有因此而消失。

在最近的PBS紀錄片《美國大師:解碼沃森》中,沃森堅持自己對種族的看法「一點也沒有改變」。為了撇清關係,他所在的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立刻發表聲明作為回應,在聲明中CSHL表示:「CSHL實驗室明確反對毫無根據和不計後果的個人觀點,譴責濫用科學為偏見而正名。沃森博士的言論僅代表其個人觀點,與CSHL任何教職員工或學生無關,應當受到譴責。」

更嚴重的是,CSHL還解除了沃森在實驗室中的所有行政職位,並撤銷了他名譽理事的頭銜。

2014年,沃森稱自己被大家貼上了「unperson」的標籤,失去了大部分的收入。無奈之下,沃森只能以35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了自己的諾貝爾獎獎牌,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仍健在的獲獎者出售自己的獎牌雖然最後。不過最終買家為了表示敬意,又將獎牌交還給了沃森。

其實在DNA結構的發現過程中,女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也同樣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性別的原因至今沒有得到世人的充分認可,這也提醒著我們有關女性科學家的地位在科學界依然面臨著挑戰。不論是性別歧視還是種族歧視,都是這個世界醜陋的陰影,但無論如何,沒有人能夠否認沃森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貢獻。

而現在,DNA雙螺旋這一開創了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全新時代的發現,恐怕將永遠和沃森的種族主義言論聯繫在一起。這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或許人和DNA一樣多變、一樣複雜,有時也會充斥著可怕的錯誤。

作者/朱張航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1000米厚冰層下發現隕石坑,直徑達31公里!引發科學界關注
我國科學家實現「點石成金」!具有與金相似特性,部分行業可替代

TAG:環球科學大觀 |